归脾汤应对白细胞减少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5-03-09 02:46:47
临床病例:
患者男性,39岁,4个月前因反复咳嗽、咯痰,伴盗汗到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肺结核,给予抗结核药(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等)治疗3个月后症状好转,但查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为2.5×109/升,诊断为白细胞减少症(抗结核药引起),即在继续抗结核治疗的同时,给予升白细胞药物(鲨肝醇、利血生和维生素类药)治疗,但治疗1个月后复查白细胞计数为2.9×109/升,疗效不显,故改用中药归脾汤治疗。
中药治疗:
归脾汤组成:熟地黄、龙眼肉、当归、大枣、白术、黄芪、党参、酸枣仁(打碎)、远志、茯苓、木香、甘草、生姜、大枣。
对证加减:因患者疲倦、头晕、低热明显,加五爪龙,升麻,银柴。
服用方法:
每日1剂,水煎服。
临床效果:
治疗1周后复查患者白细胞计数升高为4.2×109/升,症状明显减轻;两周后复查白细胞计数升高至5.8×109/升,症状基本消失。守上方巩固治疗3个月,患者白细胞计数始终维持在(6.2~7.0)×109/升之间,临床症状未再出现。
医师分析:
抗结核治疗常用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等药,但治疗过程中常可引起外周血白细胞减少(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低于4.0×109/升),轻则使患者感到不适及抗病能力降低,重则被迫终止抗结核治疗。其发生机理主要为抗结核药物损害、抑制和干扰白细胞的核酸合成、影响细胞代谢、阻碍细胞核分裂所致,此外,还与药物的毒性作用直接导致粒细胞生成减少有关。
中医辨证:
中医认为白细胞减少症是属于“血虚”范畴,认为其病因病机与外受药物所伤,内因五脏亏虚,导致阴精及气血生化之源受损所致。
气血不足则证见疲倦乏力,脑失所养则证见头晕,阴血不足则虚火上炎,证见低热。治宜益气养血,故方用归脾汤加减。归脾汤为益气补血的代表方,气血双补,养心与健脾并重。方中党参、黄芪、白术和甘草补脾益气,资生气血之源,为君药;当归、龙眼肉、酸枣仁、远志和茯苓补血养心安神,为臣药;木香理气醒脾,使补而不滞,为佐药;生姜和大枣开胃健脾,调和营卫,为使药。诸药合用,能起到补益心脾、气旺血生之功效,从而使疲倦乏力、头晕、发热等症状消失而愈。
药理研究:
归脾汤具有改善骨髓微循环,增加骨髓造血组织,促进多能干细胞增殖分化和幼稚中性粒细胞发育成熟,延长中性粒细胞寿命等作用。
此外,还有促进白蛋白合成,增加血红蛋白量,补充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作用。故使用归脾汤随证加减治疗抗结核药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疗效良好。
(转载自《健康报》)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