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胎教思想(一)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01-09 14:49:13
胎养胎教的关键,不仅在于母亲的健康状况,饮食营养,生活起居等方面对胎儿所产生的影响,同时还在于母亲精神状态和胎儿健康发育之间的微妙关系。
陈自明《妇人良方》说:“夫人以胃气壮实,冲任荣和,则胎得所,如鱼处渊;若气血虚弱,无以滋养,则始终不能成也。”又说:“阴阳平均,气质完备,成其形尔。”休 闲 居编 辑
孕妇要达到阴阳气血平均完备,主要的径路大致有两条,就是一靠饮食滋养,二靠药物调治。
对于孕妇的饮食来说,关键在于既要营养丰富,又要容易吸收。《古今医统》认为:“妊娠气清,身不受病,临产易生。”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并且为了不伤胃气,所以自古以来,医家们多主张孕妇的饮食最好在适当讲究留养的前提下,以“清淡”为主。这种清淡而又富有营养的食物,归纳起来大致有瘦肉、鱼、禽、蛋类、牛奶、豆浆,以及各种绿叶蔬菜等等;而膏粱厚味,辛热肥甘,以及炙煨油煎,“冰浆”“饮酒”,则一般多在避忌之列。原因是:“儿之在胎,与母同体,得热则俱热,得寒则俱寒,病则俱病,安则俱安。”膏粱厚味,辛热肥甘,以及炙熔油煎等物,非但入胃刺激,不易消化,并且弄得不好,还会使孕妇体内热邪壅滞,造成阴阳失调,以致影响到胎儿的正常发育。
在饮食滋养方面,还有一点要加以注意,就是饥了要及时进食,并且要注意食不过饱。否则胃气受损,妨碍营养正常吸收,对胎儿来说也是极为不利的。
按胎养常规来说,药补不如食补。但一旦孕妇体内气血阴阳失调,以及出现直接和胎儿有关的子肿;子痫等病,那末药物调治还是必要的。《内经》有云:“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只要药物的性子不过分激烈,一般对症下药,大多数的孕妇都可药到病除,并不影响胎儿发育;
胎养的重点不仅仅在于治疗母病,更重要的还在于安胎和养胎上。安胎的方药尽管多种多样,选用的原则却不外审因论治,择善而从。原来,胎气不安的原因有寒有热,有虚有实,种种不一,正如《景岳全书》所说那样:“盖胎气不安,必有所因,有虚有实,或寒或热,皆能为胎之病,去其所病,便是安胎之法。”张景岳的这一说法,为后世安胎指出了“或虚或实”,“或寒或热”,“去其所病”的原则。
“去其所病”之外,常用的养胎方有四君子汤、四物汤、八珍汤、归脾汤等等,而安胎的方药则有四物汤、芩术汤加减,以及阿胶、白术、黄芩、砂仁等等。但这些方药在施用时,仍然不能忘了辨证施治的原则。为此,对于平时人们滥用黄芩、砂仁安胎的做法,《石室秘录》不无告诫:“世不察其寒热,拟黄芩、砂仁为安胎圣药,亦谬矣。”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