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体质排全国第11专家力倡“餐数革命”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4-03-16 06:25:58
广东人体质仅排全国第11,身体形态和机能等指标呈下降趋势,专家力倡“餐数革命”一日三餐宜改“四五六顿”
最近发布的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国民身体形态综合指数、身体机能综合指数相比2000年呈下降趋势,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其中广东人的国民体质综合指数在全国仅排第11名。
城市非体力劳动者肥胖率高
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卫生部等10个部门联合在全国开展的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监测了包含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三大方面、四个年龄段共494524人。
监测结果显示,国民体质综合指数和国民身体素质综合指数分别比2000年提高了0.75%和3.43%,但国民身体形态综合指数和身体机能综合指数却下降了0.86%和9.65%。国民体质水平呈“东高西低”的状态,12个省(市、区)的国民体质综合指数高于100.75的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最高为上海的106.24,广东则排11,国民体质综合指数为100.78,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监测报告显示,成年男性肥胖率为9.3%,比2000年增长了1.7%,超重率则达33.2%,比2000年增长了1.3%。20-44岁年龄段人群的肥胖率最高,达到11.7%,城市非体力劳动者肥胖率达10.8%。
青壮年男性疾病检出率上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主任冉炜分析指出,该中心对过去五年的体检报告进行的统计分析与国家的监测报告一致,随着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体检者的脂肪肝、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心脏病的检出率大幅度上升,其中青壮年男性的检出率上升尤其明显,体检人群的身体形态和机能等指标则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冉炜认为,身体形态、机能等指标的下降,与过度优越的生活条件、“吃在广州”的美食诱惑直接相关,广东拟成立体检医学分会,对广东人进行健康干预,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只吃菜不吃饭”是老广误区
中国健康教育所项目办主任安家趝今年以来多次在广东开展健康促进工作,他接受本报专访指出,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广东人的一些不科学的饮食习惯导致高血脂、高血压、心脏病等“富贵病”的高发和身体机能的下降。这些饮食误区包括:一日三餐、只吃菜不吃饭、饮料代替白开水等。
安家趝介绍,最近提出的“餐数革命”认为,传统的一日三餐会造成营养的不均衡,饭后营养过剩,饭前营养不足,应实行四(或五或六)餐制,即下午4时左右一小餐(加上一日三餐共四顿),或上午10时左右再加一次小餐(五顿),或睡前1-2小时再加一次小餐(六顿)。小餐应吃得少,例如一小碗粥、几片面包、一个鸡蛋等,正餐时便可少吃,使全天营养分布均匀。
只吃菜不吃饭是广东人生活条件改善后又一饮食误区。安家趝建议,每顿要进食不超过2两、每天不超过6两的米饭或面食等淀粉类食物。
很多广东的青少年喜欢饮料代水,安家趝指出,每天饮用白开水量不应少于7杯(每杯200毫升),强调要喝白开水而不是饮料,每天应在4个最佳时刻“主动饮水”:晨起后、10时左右、16时左右和睡前,通过白开水的“内洗涤”作用防止心脑血管病、便秘、痔疮等。(廖怀凌 魏南方)
(转载自《羊城晚报》)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