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游戏刺激反社会倾向治网瘾需药物加心理法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4-05-25 00:35:00
什么人容易上网成瘾?为什么会网络成瘾?如何干预网络成瘾?今天(16日)上午,“北京市青少年网络依赖戒除‘虹’计划项目科研成果新闻发布会”举行,正式对外公布“虹”计划科研成果以及推广模式,揭秘网络成瘾的基本原理。
网瘾高危人群,学习好期望高
经过一系列研究和临床实践,“虹”计划项目组专家已描绘出“青少年网络问题谱系”。而在此次调查描述出一个在学生群体中存在的网瘾“高危人群”画像:他们往往学习成绩好,自我感觉也较佳,老师和家长往往对这部分学生寄予厚望。但其中一部分在接触网络后往往迅速陷入其中,出现一系列心理行为问题,甚至不乏恶性事件。
“最典型的就是,大一学生当中,一些人很快陷入网络问题。很多家长都在说,自己的孩子在沉迷网络之前多么出色,而沉迷网络之后反差又如何之大。”中科院心理所高文斌博士说,不少“好学生”成了高危人群,而这里的根源之一是家长、社会对孩子从小到大的评价标准。
网瘾首要元凶,“单一评价体系”
“从小到大只有一个衡量标准的‘单一评价体系’,这是网络成瘾的一个首要因素。”高文斌博士说,这个问题是造成中国青少年心理发展要素不能满足的最主要原因,这比“应试教育”还要复杂。
“社会、家庭、学校等外部环境中,‘单一评价体系’占据主体思维模式,充斥青少年教育领域。”高文斌解释说,大部分“好学生”在小学以及中学阶段一直处于“学习成绩单一评价体系”中。当这些好学生进入大学或进一步社会化时,遇到大量困难,心理发育需求不能满足,很容易发展成为网瘾青少年。
暴力游戏刺激反社会倾向
“我陪着一名玩了8年电脑游戏的孩子整整玩了2个月。”昨天的高峰论坛上,一名网瘾临床治疗专家痛陈自己的“心得”:“我最后发现这名20岁的孩子已经无法分清真实世界和游戏世界。对他来说,也许游戏的世界更真实。”
“最糟糕的是,玩暴力游戏可以增加攻击性,降低对他人受苦的敏感性,模糊一个孩子把真实的与模拟情景区分开来的能力。”网瘾调查绿皮书中这样写道。“反社会倾向”——此次公布的调查中有一个令成人担忧的发现:青少年网络使用与反社会倾向之间存在联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玩游戏上。越喜欢玩暴力游戏的青少年,其反社会倾向越严重,在对抗法律法规、对抗父母以及冲动不计后果几方面都有影响。
中国网瘾,网游超过其他问题总和
中国网瘾问题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是此次报告中重点提及的一个话题:“国外网络问题人群集中在20至30岁之间,而中国则集中在15至20岁之间。”同时,国外过度使用网络的主要问题在于信息下载、网络通信、网上聊天、网络购物、网络赌博、网上色情信息等多个领域。而中国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网络游戏上,超过了其他问题的总和。
网瘾治疗,药物加心理疗法
“真正的‘网瘾’只是少数,家长、社会不要随便给孩子贴上网瘾的标签。”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不少专家这样呼吁。
全国第一个网瘾治疗基地——北京军区总医院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主任陶然在研讨会上表示,根据对600多例收治的网络成瘾青少年的临床研究,网瘾患者已经属于病态行为,需要药物和心理治疗。“这部分人群的最主要特征之一是丧失了学习、工作等的社会功能。”
“经过前期研究和‘虹计划’三期临床研究,我们逐步探索、制定、完善了一套综合心理干预方案——系统补偿综合心理治疗。”
“虹”计划:2005年1月,北京市青少年网络依赖戒除“虹”计划项目在京正式启动。“虹”计划项目组深入分析了我国青少年网络使用问题与特点,提出“中国青少年网络问题谱系”新视角,为制定针对我国具体情况的分类标准与评估方法奠定了科学基础;同时,提出了“失补偿”假说的新理论,并依此成功制定了“系统补偿综合心理干预”方案,在临床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今后,“虹”计划项目将通过成立网络与心理健康教育巡回讲师团、开设网瘾咨询热线和专家面询等多种方式,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预防网络成瘾。
(转载自《北京晚报》)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