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地方性心肌病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5-08-11 04:28:22
克山病是以心肌病变为主的地方病。1935年在我国黑龙江省克山县首先发现,故命名为克山病。病因尚未肯定,目前认为可能与当地的水土、感染、中毒或缺乏某种元素有关。
本病主要流行于我国东北、西北及西南部分山区丘陵地带的农业区,在时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多发年和多发季节的特征。急性病例多发在冬季,而慢性和亚急性病例则多发生在夏季和秋季。本病主要好发于农业人口中的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及断奶后的学龄前儿童。 休 闲居 编 辑
急性克山病通常在冬季发病,寒冷、暴饮暴食、分娩等因素常诱发本病。发病时心慌、气短、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明显,重症病人还可发生心源性休克,临床除血压下降外,还伴严重的心律失常。病人可在几小时或十几小时内死亡。急性发病后如肝肿大三个月以上不消退者,即意味着由急性转为慢性克山病的可能。亚急性克山病多发生在二至五岁之间的小儿,以春、夏季发病多见。病儿精神不振、食欲不好、面色灰暗和全身浮肿,如果发病后三个月病情仍未缓解即转为慢性。慢性克山病可无自觉症状而缓慢起病,也可以由急性、亚急性克山病转为慢性克山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多为全心衰竭。病人可无明显自觉症状,可以从事一般日常劳动,但心脏功能下降,常会有力不从心之感或诱发心力衰竭的可能。
急性和亚急性及较重患者必须就地治疗,绝对卧床休息,给低盐易消化及富于营养的饮食。冬季注意保暖;夏季注意防暑。有烦躁不安者可给予镇静剂,对心原性休克要及时抢救,首先可给予大量维生素C静脉推注。慢性患者应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受寒、过劳、感染等,积极治疗控制心力衰竭,纠正心律失常。另外,也可给予中医中药治疗。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