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自己知道该吃什么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1-15 11:40:30
儿童时期最易出现营养问题。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并存,不良的饮食行为和习惯是导致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如果在人类饮食习惯和行为形成的关键时期,但又被忽视的最佳干预期——学龄前期,以幼儿园为基地,以儿童及其家长为对象,以儿童的饮食行为为核心进行干预,将早期营养教育融于启蒙教育中,使儿童形成基本的营养观念,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将使人终身受益。近日安徽医科大学“在幼儿园开展早期营养教育的研究”纳入达能营养膳食与宣教基金课题研究。
据安徽医科大学副教授高永清介绍,“儿童营养”在“特殊人群的营养”中处于特殊的地位,因而在营养学领域一直倍受重视。在我国,现阶段的儿童多为独生子女,特别在城市,其在家庭中所拥有的特殊地位和其本身的营养特点,决定了该人群最易出现营养问题。综合国内外多年来的研究,儿童时期易出现的营养问题有:营养不良,包括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各种营养缺乏症;营养过剩,包括体重过重肥胖和因食物结构不合理引起的龋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症等。近年来人们注意到,一些老年性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是儿童时期隐患的暴露或疾病的继续,成年时期的癌症死亡率与儿童时期热能的摄入呈正相关。虽然国内外有些研究者已经对心血管疾病、贫血、肥胖等营养问题进行了干预研究,但由于这些干预措施多是针对具体的营养问题,往往为了纠正某种营养问题而带来新的营养问题,如,为了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提倡多食蔬菜和水果,却带来因过量饮用果汁引起的身材矮小、慢性非特异性腹泻,或因果汁中碳水化合物过多而导致的体重过重、肥胖。休 闲 居编辑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家庭经济条件已不再是引起儿童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营养不良等多由不良的饮食行为所致。由于家长的溺爱、食物作为奖惩的工具、同伴和媒体的影响等,使儿童形成了偏食、挑食、爱吃零食、不吃早餐、早餐的热能及蛋白质摄入不足或营养搭配不合理等不良的饮食行为。研究发现,在影响儿童饮食行为的因素中,母亲和幼儿教师的营养知识以及父母亲的饮食行为最为显著。儿童的饮食主要依赖于家长,父母是喂养方式和辅食添加方式的主要决定者(占95%),53.4%的家长单独为子女准备食品,家长的不良饮食行为对子女有很大的影响。有些家长不清楚其子女每天应该吃什么、应该吃多少,他们渴望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和指导;幼儿园的教学内容中也较少涉及儿童营养及饮食行为的知识。
据了解,迄今为止,膳食干预和健康教育多在中学阶段进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我国卫生部1990—1995年在我国农村实施了儿童营养和改善项目,青海省的工作证实,在贫困地区实施营养教育是改善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的有效途径,但教育的对象是儿童的家长和主要看护人。美国在幼托机构实施的营养教育已上升到法制化管理的阶段,专家认为,我国也应该以资借鉴。
高教授认为,在宏观上对影响健康的因素进行综合干预是欧美等发达国家预防医学发展的趋势。由于到中学阶段,不良的习惯已经养成,并具有顽固性,加之中学阶段学习任务很重,在中学生中开展健康和营养教育往往收益不好。幼儿期和学龄前期是习惯成型的关键时期,从行为、心理和社会学角度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习惯具有一定的“顽固性”,往往影响人的一生。而家长,特别是幼儿教师在儿童饮食习惯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学习负担不重,其生理、心理等方面已具备了受教育的条件,独生子女往往不听家长的话而相信保育人员,更为早期营养教育创造了条件,因而,营养教育“从娃娃抓起”,从幼儿园抓起,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幼托机构由“照管型”向“照管教育结合型”的转变,为开展儿童早期营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课堂,此时将营养教育有机地结合到早期启蒙教育中,这样既不影响正常教育,又能传授营养知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比在中小学开展这种教育效果可能要好。
该研究项目将在幼儿园,将早期教育与启蒙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多种形式,通过家长和幼儿教师对儿童的饮食行为和饮食习惯施加影响,使儿童在这一时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终身受益。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