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教育”全是欺骗父母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5-05-22 07:59:52
继《哈佛女孩刘亦婷》一炮打响后,近日又有《我家笨笨上剑桥》、《轻轻松松上哈佛》、《耶鲁男孩》、《牛津圆梦》等图书陆续问世。望子成龙的父母,无不将此奉如圭臬,如法炮制,恨不得立马也造就出个“哈佛女孩”或“耶鲁男孩”来。
然而,“千士诺诺,不如一士谔谔”,在一片叫好声中,有一个5岁的青岛小女孩,却勇敢地站出来大声说“不”。据报载,她的妈妈是《哈佛女孩刘亦婷》的热心读者兼身体力行者。按照刘亦婷的培养模式,这位妈妈每天捧着名著追着女儿,读给她听。小女孩终于忍无可忍,捂起耳朵哭喊道:“我讨厌刘亦婷,我再也不想听名著了!”原本开朗的孩子变得孤僻暴躁,最后不得不求助于医生。喜剧变成了悲剧,好心没得好报。青岛小女孩的哭喊声,但愿会引起千千万万个正在拼命培养“哈佛女孩”或“耶鲁男孩”的父母的反思。
为了帮助父母们消除困惑,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家教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家教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赵忠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了自己的看法。
赵忠心背景介绍:赵忠心,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家庭教育专家。1980年开始从事教育理论研究工作,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社区与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学会家教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他是我国第一位家庭教育方向的研究生导师,中国当代家庭教育科学研究的开拓者。在国内外150多家刊物上发表论文和科普文章1400多篇,撰写和主编30多部著作,共1000多万字。学术著作《家庭教育学》被教育部指定为全国中小学继续教育教材。
记者(以下简称记):近年来“神童教育”大行其道,不少父母不惜重金加入到制造神童的行列,对孩子进行超强度的早期智力开发,意在把原本普通的孩子培养成神童。作为家庭教育专家,你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的?
赵忠心(以下简称赵):最近几年不断有人推出培养神童的所谓“方案”、“工程”、“教室”、“摇篮”等,有的吹嘘“揭开了神童之谜”,也有的大言不惭地承诺“从我这里出去的,个个都是神童”。这些人好像是制造神童的魔术师,他们所开办的培训班、幼儿园或小学是制造神童的工厂,可以成批地生产神童,是神童批发站。其实,这些说法完全是自吹自擂,欺骗父母,没有任何科学根据。不难看出,他们编造这些教育神话完全是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希望父母切莫上当。
记:既然“神童教育”是欺骗父母,那么应该如何理解“神童”这个概念呢?
赵:所谓“神童”,我国古代也叫“奇童”,就是指那些特别聪明的孩子。2003年,我编著了《中国神童》(一套七册),介绍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出现的特别神奇的孩子,这些孩子可以称为名副其实的神童。儿童中确实有极少数超常儿童,人们通常用“神童”、“奇童”来形容这些孩子。神童大约分成两类,一类是整个的心理水平比较高,一类是在某个方面能力突出。比如有的在很小的时候就文采飞扬,能创作不朽的作品,如今孩子们经常背诵的“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这首诗就是唐朝的骆宾王7岁时写出来的;有的很小的时候善于书法绘画,长于水墨丹青;也有的很有智谋,比方说曹冲称象、文彦博灌水取球、司马光砸缸等;还有的武艺高强,比如唐朝的罗成六七岁时就敢打虎……在我看来,这才叫真正的神童。
父母如果看一看以上这些神童的故事就会发现,今天被炒作的或被强制性智力开发出来的“神童”,最多只能称为“在某方面比较聪明的畸形儿”而已。
我认为,真正能称为神童的孩子,除了人们通常所看到的“其智力发展水平大大超过同龄人,在某一方面显示出非凡的才能”这个显著特征以外,似乎还有我们没有揭示出来的原因,比如大脑构造或机制上有没有区别于常人的特殊性等,这些都给人以神秘的感觉。可以说,“神童”的“神”字有双重含义,一是“神奇”,指的是孩子出奇聪明;二是“神秘”,这些孩子出奇的聪明的原因使人有点儿摸不透。同样,“奇童”的“奇”字也有双重含义,一是“稀奇”,即罕见的聪明;二是“奇怪”,不知道原因。
记:眼下,社会上一种颇为流行的说法是:“因为人是环境(包括教育)的产物,所以人的智力发展水平是环境和教育综合作用的结果。‘神童’之所以具有超人的智力水平,当然也是教育的结果。”你是如何看待这种说法的?
赵:这种说法乍听起来似乎很科学,很有道理,其实仅仅是一种推理,没有充分的事实根据。如果这种推理成立的话,那么,父母或教师只要能培养出一个神童,他就能培养出第二个、第三个甚至更多的神童。然而,事实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古今中外的神童绝大多数都有兄弟姐妹,而成为神童的只有“这一个”。在同一个家庭里,没有发现所有子女全都成为神童的记录,更没有听说有什么“神童家族”、“神童世家”的事实。
这说明神童的形成有良好环境和教育方面的原因,也有特殊的生理和心理机制方面的原因,后者甚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不久前国外就有报道说,科学家经过解剖发现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大脑结构是与众不同的。最近,我国医学界对“国际象棋皇后”谢军的大脑进行检查时,也发现了同样的迹象。我们必须老老实实地承认和正视这一点,不然就无法解释“出生并且生活在同一家庭、接受同样教育的亲兄弟姐妹智力发展水平相差悬殊”这种普遍的事实。
因此,我在这里大胆地提出一个推断:神童是不能复制的。
记:既然神童是不能复制的,那么,父母在对孩子的培养教育方面应该怎样去做呢?
赵:我是希望普天下所有做父母的都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既要重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又不要相信“教育万能论”和“环境决定论”,无限夸大教育和环境的作用,完全否定遗传素质的作用而对孩子进行掠夺性的智力开发。特别是希望那些在“神童教育论”的鼓动下还在盲目地做着神童梦的痴心父母,要克服浮躁心理和不切实际的幻想,破除对“神童教育”的迷信,回到现实中来。要把自己的孩子当成普通孩子,扎扎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培养教育;不要在急功近利的思想驱使下“赶着鸭子上架”,拔苗助长;要从孩子的实际能力出发,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切切实实地做好基础性的培养工作。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基础上,让孩子掌握好各种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练好基本功。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虽然不能被人们冠以“神童”的美名,但会有更强劲的自我发展的后劲,将来成功和成才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休 闲 居 编 辑
尾声:哲人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丰富多彩,人生道路千变万化,人的志向情趣更是千差万别,幻想用一个模式来克隆出无数“哈佛女孩”或“耶鲁男孩”,既不现实,也无必要,既违反教育规律,又扼杀孩子天性。因而,我们还是应该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主张的那样:解放孩子们的手,让他们尽情去玩;解放孩子们的脚,让他们到处去跑;解放孩子们的脑,让他们自由去想;解放孩子们的嘴,让他们随意去唱去说。还孩子一个愉快幸福的童年,发展他们自由自在的天性,比什么都重要。所以,我们对“哈佛女孩”和“耶鲁男孩”表示祝贺,对培养出“哈佛女孩”或“耶鲁男孩”的父母表示敬佩,但决不希望所有的父母都去做神童梦,都去克隆一个天才的孩子,那只会使人误入歧途,剥夺孩子本应无忧无虑的幸福童年。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学学那个5岁青岛女孩,大胆地对“哈佛女孩”说“不”!
采编自:湖南在线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