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如何正确使用三苯氧胺?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10-23 05:26:59
三苯氧胺(TAM)是目前最常用的抗雌激素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以下就三苯氧胺的临床应用提出几点建议:
(1)根据病期来用药:Ⅰ期乳癌的乳癌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为90%~95%,Ⅱ期乳癌的术后5年生存率为75%~80%,Ⅲ期乳腺癌的术后5年生存率为30%~40%,故从乳癌根治术后5 年生存率来看对于Ⅰ期乳癌手术后可以不必实施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但是目前对于Ⅰ、Ⅱ期乳腺癌的手术正趋于缩小,标准的乳癌根治术在Ⅰ、Ⅱ期乳腺癌已不常应用,对于保留乳房手术的病人如果ER(+),本文认为亦应进行三苯氧胺的治疗。Ⅱ、Ⅲ期乳癌术后应实施有效的辅助化疗,并同时应用三苯氧胺治疗。休 闲 居 编 辑
(2)根据病人的适应程度来评价预期疗效:三苯氧胺的疗效与年龄、转移部位、以往对内分泌治疗的反应以及受体测定的结果等因素有关,表现为:年龄越大、绝经时间越长、雌激素受体含量越高,临床治疗效果越好;绝经后的病人使用三苯氧胺后疗效比绝经前的好。三苯氧胺治疗软组织和淋巴结转移的疗效最好,其次为内脏转移,骨转移及脑转移的疗效最差。Monridsen对715例包括844个转移部位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软组织和淋巴结转移的有效率为35%,内脏转移为29%,骨转移为25%。以往对内分泌治疗效果好的病人,使用三苯氧胺的疗效也较好。而已往化疗与三苯氧胺的疗效无关。雌激素受体测定阳性者应用三苯氧胺后的疗效要比阴性的病人为佳。三苯氧胺的疗效还未能够达到完全令人满意的程度,因此,我们在估计和评价其预期疗效时,应当考虑到病人的具体病情,除Ⅰ期乳腺癌和部分Ⅱ 期乳腺癌外,不宜单独应用。
(3)无论是ER(+)还是ER(-)的病例都需要应用三苯氧胺:在作ER测定的患者中,有1/4为阴性,3/4为阳性,阳性患者用三苯氧胺可使年复发危险性下降32%±3%,阴性者下降13%±4%,二者差异有显著意义。ER(-)者对死亡率降低的效果较ER(+)者差一些,但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不同的ER状况对治疗反应有一定差异。即使如此,在所有年龄组中,ER(-)患者的死亡率下降仍有意义,下降11%±5%。因此无论ER阴性还是阳性应用三苯氧胺都是有意义的。
(4)掌握用药的剂量及时限:三苯氧胺的常用剂量为每次10~20mg,每日2次口服。持续16周后即达到稳定的血浆水平,即使再增大剂量,疗效也不再相应地增加,而只是副作用的增加。此药吸收快,在肝肠循环中稳定,在血中浓度维持时间长,一日2次给药,可充分发挥作用。三苯氧胺及其代谢产物稳定,在绝经后妇女持续应用10年以上(每次10mg,2次/ 日),现知的雌激素的代谢产物在循环中的水平亦无升高。三苯氧胺对各期乳腺癌的选择病例辅助长期治疗安全有效。目前一般同意三苯氧胺持续用药的时间至少应为2年,最好应用5 以上,或持续应用至复发。
(5)注意药物的副作用:三苯氧胺的毒副作用很轻,一般不影响长期服用,也不容易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现已肯定的副作用有:①消化道反应如恶心(10%)、呕吐、食欲不振等,但多不严重,饭前服用有时可减轻。②热疹,文献报告发生率为15%左右,每日20 mg 的常规用量,甚少发生,而且也不严重。③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为5~10%,有骨髓受累者更易出现,故治疗时应常查血象。④少见的副作用有阴道出血,阴道分泌物增多,月经不规律,面部潮红,红斑性皮疹等。此外有骨转移的病例可发生高钙血症。有些病例可发生骨及肿瘤的疼痛,但这可能与治疗的反应较好有关。需要注意的是,长期服用三苯氧胺会导致抗凝血酶Ⅲ水平降低,尽管降低程度一般在允许范围之内,但曾有血栓病史者不宜接受长期治疗,除非乳腺癌的严重性超过了用药后引起血栓的危险性。三苯氧胺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影响研究结论不一,有报告能使子宫内膜异位症消失,有的报告则反之,认为是促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因素。三苯氧胺对子宫肌瘤的生长无影响。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