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起步—走!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4-12-31 22:16:37
“笨小孩”走出第一步
事物都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想学会跑,先得学会走。经过几个月的摸爬滚打,孩子终于可以自己去探索生活中的高低深浅了。休 闲 居编 辑
初生牛犊不怕虎
初学步的宝宝还不会讲话,他的行动只能用身体语言来表达。当你看到宝宝试图在某个支撑物帮助下迈步的时候,宝宝的探索开始了。像小熊一样的宝宝,从一个支点开始,笨拙地一步一步向前挪动,每挪动一步,眼里的光彩似乎就会多一分。这时妈妈的手、墙角,或者一个可以活动的物体,都是他的最爱。学步初期,宝宝会表现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他全然不顾自己只是个探索者,会有跌倒、受伤的危险。宝宝这时可能在想,“我已经独立了,我要用行动向全世界宣告。”真是勇敢的宝宝!
顺利度过恐惧期
学步期宝宝的心思说变就变,而且他的记忆力相当惊人。也许还记得昨天小屁股被跌疼了,也许觉得累了,所以今天怎么也不肯下步走。这个时期是宝宝的一个恐惧期。由最初的探索期到现在,经过了许多陌生或无法理解的事情,使宝宝感觉到特别害怕,这种恐惧是一种“既期待,又怕受伤害”的心情。这种伤害可能是怕跌倒,也可能是怕陌生人,遇到这种现象妈妈要好好呵护,不要为了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而不予理睬,这样会使宝宝感到无助,挫伤宝宝的自信心。摇摇晃晃地走路,很好玩,却也很需要安全感。对宝宝来说,只要恐惧的来源少了,就会相当乐意尝试新的事物。而尝试新的事物,对宝宝往后在处理事情的能力上,会有相当大的帮助。
告别蹒跚时代
宝宝能独立行走了,这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原先鸭子般的蹒跚步伐,变成了平稳的步姿,妈妈欣慰了。但,妈妈又多了担心的情愫,这个时候,妈妈反而成了多余的人。宝宝已经不再需要妈妈的手、小板凳和墙角等作为扶手,他能完全离开妈妈的怀抱了。宝宝不再向别人发号施令,不再用手指着要某某东西,他意识到了“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做”。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妈妈只能紧跟其后,成了宝宝的“跟屁虫”。即便这样宝宝还不能理解妈妈的用心良苦,动不动还冲妈妈发脾气,不要妈妈跟着。唉,可爱又可气的宝宝呀!可不管怎么说,宝宝能走了,这是努力的结果。
掌握学步的最佳时期
同样年龄的宝宝,有的已经会走路了,可我家的宝宝还不能走,只会在地上爬,是不是孩子的发育不好?有的妈妈遇到这种情况时,会很焦急。要知道,过早地学会走路对孩子其实并不好。由于孩子的腿脚还没有发育到可以支撑整个身体的时候,如果过早让孩子下地走路,会给身体发育带来一些不良影响,如八字脚的形成就与过早学走路有关。
一般情况下,婴幼儿在10个月-1岁期间开始学走路属于正常,有的宝宝8个月时就开始学走路,也属于正常现象。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如果宝宝想借助某个东西迈步、行走时,预示着宝宝要下地行走了,那么妈妈要积极地予以支持、辅助。
当孩子刚刚能够离开支撑物独自站立时,妈妈切忌急于求成。这时应当让宝宝在支撑物的帮助下,继续练习,当孩子能够离开支撑物,能够独立地蹲下、站起来并能够保持身体平衡时,才真正到了宝宝学走路的最佳时期。完成这些蹲和站的动作,还需要宝宝有力的腿部肌肉,妈妈应在学步前适当锻炼宝宝的腿部肌肉,以增强腿部力量。
关于学步车
目前,有些年轻妈妈视学步车为育儿的好帮手。那么,宝宝学步究竟能不能使用学步车呢,我们先来听听专家的建议。
专家看法
学步车的使用并不能促进婴儿的运动发育,相反与多方面的婴儿运动发育迟缓有关。使用过学步车的婴儿与未使用者相比,学会爬行、独自站立和独自行走的时间都比较晚,用学步车的时间越长,运动能力延迟越明显。使用学步车的时间每增加24小时,独自站立和独立行走的时间就延迟3天多。
学步车还会增加婴儿发生损伤的危险性,据说在英国,1957年儿童学步车的销售量约为75,000辆,而每年大约有5,240起家庭事故由儿童学步车引起,可见,学步车是导致婴儿意外的重要元凶。
因此,专家建议妈妈最好不要给宝宝使用学步车。
妈妈说法
关于学步车的使用,记者对一些妈妈做了调查,有80%的妈妈喜欢用学步车,因为学步车既给妈妈带来方便又能使宝宝高兴。有学步车的“照看”,妈妈可以有一些多余的时间来做做家务,休息休息,而宝宝又乐意借助它到处逛逛,没有了妈妈的束缚,玩得很开心,也不哭不闹。还有15%的妈妈不主张使用学步车,因为听说学步车对宝宝的发育不利,使用不慎还会给宝宝带来危险。5%的妈妈,坚决不给宝宝使用,因为学步车曾经给他们家带来危害,有的说宝宝的头被磕着了,有的说宝宝呆在里面害怕,有的说宝宝脚被崴……
为宝宝穿上学步装
为宝宝准备一件背带装是最佳选择。背带装的两条带子一定要有松紧性,再要有可调节性。如果背带装的带子很紧,宝宝会被勒疼,这样容易使宝宝放弃走路的尝试;妈妈可以随时调节带子的高度,这样不会太累,而且宝宝在跌倒的时候,妈妈能立即保护好宝宝。
学步时对鞋子的要求也是很高的。专家的建议是,学步初期最好让宝宝光脚走路,因为光脚行走可调节人体的许多功能,如增强大脑的灵活性,使脚底肌肉受到摩擦,改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防止幼儿扁平足的发生。
如果怕宝宝脚冷,可以给他穿一双宽松的棉布袜。如果是去室外,可以穿一双由软皮制成的学步鞋,主要是保护脚底,对脚部肌肉的发育不会有任何影响。鞋可以买得稍大些(以不滑倒为限),这样孩子的脚就会在宽松的"环境"中健康地生长。
当然,当宝宝开始独立迈步时,就一定要为他准备鞋子了。准备鞋子时应注意,利于脚的生长,鞋子的长度与孩子实际的脚长应有一指宽的距离。同时家长要经常检查宝宝的鞋子是否合脚,一般2-3个月应换一双新鞋。
宝宝多吃纤维素食品
学步期的宝宝,活动量增加了很多,需要的能量也比平时要多。他们的胃口出奇地好,妈妈不要担心宝宝会吃多了,他们就像大人一样,干活多了,饿得快,吃得也多。妈妈需要把各种营养的食品准备好,准备充分,为宝宝学好步打下基础,提供能量。
就蛋白质而言,宝宝每天需要23克左右。这个时候要让宝宝多吃些富含纤维素的食品。纤维素食品是饮食平衡的重要因素,它有助于消化食物和维持消化道的正常功能,因此对学步儿童非常重要。
但是,含纤维量多的食物可能会给小儿娇嫩的消化道带来刺激,因此没必要在常规饮食的基础上补加纤维素食物。从面包、馒头、大米及其它谷类和水果、蔬菜中,就可获得足够量的纤维。含粗纤维的粮食有玉米、豆类等,含粗纤维较多的蔬菜有油菜、韭菜、芹菜、荠菜等。
专家忠告
若让宝宝使用学步车,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学步车适用于7-18个月的孩子。过早使用,会影响宝宝其他运动能力的阶段性发展,比如宝宝没有经过爬的过程,就直接过渡到了走;宝宝能独立行走后,不要再使用学步车。
2、宝宝放在学步车里的时间,每次不要超过30分钟,因为宝宝骨骼中含钙少,胶质多,故骨骼较软,承受力弱,易变形。此外,由于宝宝足弓的小肌肉群发育尚未完善,练步时间长易形成扁平足。
3、学步车最好在室内使用,远离火炉、插销和热水瓶、餐具等危险物品,忌在门槛、楼梯附近、高低不平的场所使用,以免造成意外伤害。
4、不要让学步车成为孩子的临时保姆,宝宝乘坐时,妈妈不得离开。
5、调节好学步车座垫的高度,以免宝宝摔出去。
6、学步车本身要卫生、牢固。要让婴儿双手能触摸到的地方保持干净,防止“病从口入”;学步车的各个部位要牢固,以防在碰撞过程中发生车体损坏、车轮脱落等事故。
八字脚并不可爱
看到美丽的小天鹅,迈着八字脚,翩翩起舞,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美、高贵。现实生活中如果迈着八字脚走路,那可太难看了。
八字脚分为“内八字”和“外八字”。“内八字”的人行走时足尖相对、足底朝外。“外八字”的人则相反,足尖朝外、足底相对。
八字脚的形成原因还要从幼儿开始学步时谈起。有的妈妈拿会走路的早晚来衡量宝宝的聪明与否,于是就急于让宝宝学走路。由于宝宝身体处于发育阶段,脚部力量不够,学步及站立时,双脚便自然地分开,使脚底面积加宽以增加力度来防止跌倒,结果产生双脚自然分开的姿势。
让学步期间的宝宝穿硬质皮鞋就不科学了。由于小儿足部骨骼软,脚踝部力量弱,皮鞋又硬又重,宝宝有一种“带不动”鞋的感觉,久而久之,便扭曲了步态。提醒妈妈们,学步期,穿布鞋是最佳选择。
由于宝宝体内缺钙,骨骼本身的含钙成分就低,再加上行走和站立时对骨骼的压力,容易使双侧骨髋关节出现向外分的现象,形成“外八字”脚。所以,妈妈要注意,不要让缺钙的宝宝早学步,及时供给孩子充足的含蛋白质、钙质和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多去户外活动,预防佝偻病。
如果发现宝宝走路时出现八字脚,要及时矫正。先给宝宝摆正步型,然后教他踏着节拍迈步,或用粉笔在地上画两条直线,教孩子沿直线走,步伐由小到大,由快到慢,直线的距离可为8-10厘米,宝宝行走时要注意膝盖的方向始终向前方。这种方法每天锻炼2次,坚持下去必有效果。
文/张红梅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