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卵巢癌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12-14 10:53:25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常见肿瘤之一,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但由于卵巢癌早期缺乏有效诊断方法,到了晚期,手术效果往往不佳,我科从1994年开始 为41例卵巢癌患者实施经皮穿刺髂内动脉瘤区化疗术,并取得了良好的近期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1例患者中,未孕12例,年龄25~56岁,均有腹 胀、腹痛、腹水等症状,经B超或CT检查均确诊为卵巢癌而转入介入科。1.2 疗效标准 完全缓解(CR):肿块完全消失;部分缓解(PR): 肿块缩小>1/2;微效(MR):肿块缩小1/4~1/2。1.3 治疗方法 ①术前作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胸片,心电图, B超等实验室检查;术前30 min肌肉注射地西泮10 mg,若选择顺铂化疗时,术后行静脉水化 治疗。②让患者平卧于手术台上,备皮(腹股沟及会阴部),充分暴露手术部位,建立静脉通 路,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先作腹主动脉-骼动脉造影,再作双侧髂内动脉造影。将吡柔比 星50 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60 ml中,顺铂60 mg,环磷酰胺400 mg分别溶于0.9%氯化 钠溶液60 ml中稀释后经导管髂内动脉进行介入化疗。若需作双侧髂内动脉化疗,可将 上述药物分成两份后做双侧注射。手术过程中,注意心电监护,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情况。③手术完毕后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穿刺部位沙袋压迫6 h,插管侧下肢制动24 h, 并注意穿刺点出血情况,术侧足背动脉及皮肤色泽情况及下肢有无疼痛现象。并静脉滴注硫 代硫酸钠4 g/m2以碱化尿液,使患者尿量>150 ml/h。1.4 术后随访 因肿瘤化疗是一个慢性过程,需要患者的积极配 合才能达到满意的疗效。介入化疗方案的前3个疗程为每月1次,病情稳定后改为3个月1次, 2 a后改为0.5 a 1次,4 a后随访观察。①每周复查血常规1次,如白细胞<3.0×109 /L,血小板<80×109/L,给予生血药物治疗,加强营养,保证患者化疗的顺利进行。② 定期B超检查,观察肿块是否缩小或增大,以便调整治疗用药。③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 睡眠,保持良好的心态。2 结果2.1 治疗效果 经过3个疗程治疗后,41例腹痛、腹胀、腹水症 状消失,B超检查35例肿块缩小。其中PR16例,MR19例。2.2 不良反应及措施 ①在推注吡柔比星的过程中,有7例患者 出现面色潮红、头昏、心慌、会阴部刺痛等症状,经吸氧、导管内注射2%利多卡因50 mg, 减慢推药速度,症状约10 min消失。②发生穿刺点出血1例。③2例出现腹痛、恶心、呕吐, 经推注昂丹西酮8 mg,配合针刺内关、合谷、足三里,1 h后症状缓解。④1例术后出现心慌 、胸闷,经心电监护、吸氧、营养心肌等治疗,48 h后症状消失。⑤2例术后腹痛,12 h尿 量<800 ml,给予呋塞米20 mg,iv,补充液体量,使尿量>150 ml/h。3 讨论
高浓度抗癌药物直接注入肿瘤供血动脉,可提高癌灶内部药物浓度,其动脉内给药者癌灶 内药物浓度比全身静脉给药者高8.9倍,比腹腔内给药者高8.6倍[1]。经肿瘤供血 动脉内化疗,有利于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动脉内给药后,同期外周血的药物浓度测定动脉 内给药为静脉给药的0.009,为腹腔内给药的0.27,因此动脉内给药时肿瘤内药物浓度高, 维持时间长,而全身毒副作用轻,术后恶心、呕吐症状明显小于全身给药。介入化疗疗效高 ,副作用少,患者乐于接受,为晚期卵巢癌患者拓宽了治疗渠道。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