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降低急性心肌梗塞的死亡率?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4-11-30 23:38:22
目前,我国的冠心病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率也相应增多。因此,如何降低其死亡率的问题,已愈来愈受到重视。为降低急性心肌梗塞的死亡率,应从下列几方面进行:
①早期诊断:由于心电图检查在心肌梗塞的最初几小时或呈非典型诊断性表现,故心肌梗塞的早期诊断主要靠临床判断,要注意,不要误诊或漏诊。休 闲 居编 辑
②抓紧时间就地即刻抢救:及时嘱患者绝对卧床、监测心率、心律、心音及血压,清淡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彻底止痛,通常给予吗啡或度冷丁,但必须注意这些药物可引起低血压、心动过缓、心排出量减低与呼吸抑制,这都是促发心律失常的因素;同时还可导致神志模糊等,对判断是否并发心源性休克不利,除非疼痛非常剧烈,一般情况下最好不用。有心律失常给予即刻治疗,尚应注意有无心源性休克与充血性心力衰竭,如有则应就地抢救,不宜过早搬动病人。
③氧气治疗:要注意给予高浓度氧吸入能增加周围血管阻力、降低心排出量、减少冠脉血流量,长期给予可引起局灶性心肌坏死与肺水肿,故除非有并发症(如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等)时,吸氧的浓度,最好不大于40%,且以低流量(<6升/分)鼻管或面罩给氧为宜。
④积极预防和处理并发症:针对心律失常类型,心源性休克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给予相应的
处理,缩小梗塞面积,防止梗塞扩展。
⑤抗凝、溶栓剂的应用:尤其是溶栓剂的应用越早越好。
⑥休息问题:目前主张除非有并发症,不宜长期卧床。因为长期卧床后,病人体力衰退,当病人起床活动时,可产生血管减压反应或引起血栓性静脉炎。卧床时间2周为宜,3周下床活动。
⑦发病后,嘱病人清淡饮食,不宜过饱,因过饱引起胃冠反射与迷走神经兴奋可使病人突然死亡。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