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矾图谱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07-18 20:29:59
【药 名】:胆矾
【拼 音】:DANFAN休闲 居 编 辑
【英文名】:Chalcanthite
【来
源】:为硫酸盐类矿物胆矾的晶体,或为人工制成的含水硫酸铜。
【功 效】:催吐,祛腐,解毒。
【主
治】:治风痰壅塞,喉痹,癫癎,牙疳,口疮,烂弦风眼,痔疮,肿毒。①《本经》:"主明目,目痛,金疮,诸癎痉,女子阴蚀痛,石淋,寒热,崩中下血,诸邪毒气。"②《别录》:"散症积、咳逆上气及鼠瘘恶疮。"③《药性论》:"破热毒。"④《唐本草》:"主下血赤白,面黄,女子脏寒。"⑤《日华子本草》:"治蚛牙,鼻内瘜肉。"⑥《本草图经》:"吐风痰。"⑦《本草蒙筌》:"治喉蛾毒。"⑧《本草汇言》:"消喉痹,疗齿疳龈烂。"⑨《玉楸药解》:"治脚疽、痔瘘、杨梅、金疮、自癜,一切肿痛,带下、崩中,上气,眼疼弦烂,疯狗咬伤,百虫入耳,腋下狐臭。"
【性味归经】:酸辛,寒,有毒。①《本经》:
"味酸,寒。"②《吴普本草》: "神农:
酸,小寒。李氏:
大寒。桐君:辛,有毒。扁鹊: 苦,无毒。"
③《药性论》: "有大毒。"④《日华子本草》:
"味酸涩,大毒。"
入肝、胆经。①《纲目》: "入少阳胆经。"②《药品化义》:
"入肝、胆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 l~2分。外用:研末撒或调敷,或以水溶化洗眼。
【用药忌宜】:体虚者忌服。
【药物配伍】:①《本草经集注》:"水英为之使。畏牡桂、菌桂、芫花、辛夷、白薇。"②《药性论》:"陆英为使。"
【别
名】:石胆、毕石、君石(《本经》)、黑石、铜勒(《吴普本草》)、基石(《别录》)、立制石(陶弘景)、石液、制石液(《石药尔雅》)、鸭嘴胆矾(《济生方》)、翠胆矾(《本草蒙筌》)、蓝矾(《中药材手册》)
【处方名】:胆矾、蓝矾、鸭嘴胆矾等
【商品名】:胆矾、石胆、云胆矾、鸭嘴胆矾、鸭嘴绿胆矾,以块大、质脆、透明、深蓝色、无杂质者为佳。
【动植物资源分布】:药材主产云南、山西。江西、广东、陕西、甘肃等地亦产。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可于铜矿中挖得,选择蓝色透明的结晶,即得。人工制造者,可用硫酸作用于铜片或氧化铜而制得。本品易风化,应密闭贮藏。
【拉丁名】:药材Chalcanthitum原动物 Chalcanthite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研成小块。
【考 证】:出自《品汇精要》①《唐本草》:
"此物出铜处有,形似曾青,兼绿相间,味极酸苦,磨铁作铜色,此是真者。"②《本草图经》:
"石胆今惟信州铅山县有之,生于铜坑中,采得煎炼而成,又有自然生者,尤为珍贵,并深碧色。今南方医人多使之,又著其说云:
石胆最上,出蒲州,大者如拳,小者如桃栗,击之纵横解皆成叠文,色青,见风久则绿,击破其中亦青也。其次出上饶曲江铜坑间者,粒细有廉棱,如钗股米粒。"③《纲目》:
"石胆出蒲州山穴中,鸭嘴色者为上,俗呼胆矾。出羌里者,色少黑,次之。信州又次之。此物乃生于石,其经煎炼者,即多伪也。但以火烧之成汁者必伪也,涂于铁及铜上烧之红者真也。又以钢器盛水,投少许入中,即不青碧,数日不异者真也。"
【生药材鉴定】:为不规则的块状结晶体,大小不一。深蓝或浅蓝色,半透明。似玻璃光泽。质脆,易碎,碎块呈棱柱形,断面光亮。无臭,味涩,能令人作呕。以块大、深蓝色、透明、无杂质者为佳。露置干燥空气中,缓缓风化。加热烧之,则失去结晶水,变成白色,遇水则又变蓝色。易溶于水及甘油,不溶于乙醇。水溶液显铜盐及硫酸盐的各种特殊反应。
本品在偏光镜下:呈小板状及片状;无色至淡蓝色。斜消光。正延长符号。折射率:Np=1.514,Nm=1.537,
Ng=1.543;双折射率:Ng-Np=0.029。
【中药化学成分】:成分为硫酸铜,通常是带5分子结晶水的蓝色结晶,
CuSO4·5H2O。在某些铜矿中,有天然产生者,名为蓝矾(Chalcanthite),但它常存于矿水中,蒸去水分,亦得蓝矾。
主含含水硫酸铜CuSO4.5H2O(胆矾)。现多为人工制品,其它成分与原料和制备过程有关。某些天然胆矾中尚含少量铁、钙、硅、钠等元素。
【中药化学鉴定】:(1)本品为蓝色块状晶体,溶于水,水溶液显铜盐和硫酸盐鉴别反映。硫酸盐鉴别法见芒硝项下。铜盐鉴别反应:取供试品溶液,滴加氨试液,即发生淡蓝色沉淀,再加过量氨试液,沉淀即溶解,生成深蓝色溶液。(2)本品加热烧之变成白色,遇水又变蓝色。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