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关节炎怎样治疗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08-24 05:58:14
感染性关节炎的治疗必须遵循三大原则:
(1)早期有效的抗生素治疗,以消灭病原菌,杜绝感染源;
(2)充分有效地局部引流,减低关节腔内压力,减少关节的破坏及后遗症; 休 闲 居 编辑
(3)积极全身支持疗法,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不但可以挽救病人的生命,还可以保全关节的功能。因此,一开始就应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这是治疗感染性关节炎最根本的措施。在众多的抗生素中,可应用青霉素、新青霉素、万古霉素、先锋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多粘菌素、四环素、利福平、链霉素、氯霉素、磺胺药等。最好是根据滑液细菌培养及做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选择抗生素。抗生素的应用刻不容缓,必须尽早进行。所以,在得出细菌培养结果以前,可先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职业、原来发炎的疾病和发病时的情况、关节液的外观、性状、理化性质、涂片来估计可能的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多伴有皮肤化脓性感染;流感嗜血杆菌性关节炎,好发于6个月至两岁的儿童;淋球菌引起的关节炎,多见于青年女性,常伴有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感染。根据这些蛛丝马迹,可选用合适的抗生素。病情危重,病原菌未明者,可联合应用几种抗生素。一旦确定了细菌,有了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应重新调整抗生素及剂量。为了迅速达到并保持有效的药物浓度,一般主张抗生素的应用通过静脉注射,剂量要足够,疗程要充分,每天分次进入。研究表明,抗生素很容易从血循环渗透到关节内,使关节液中达到有效的抗菌浓度,不必将抗生素直接注入关节腔内,因关节腔注射可能注入新的感染因素及产生化学性滑膜炎,必要时才考虑关节腔注射抗生素。治疗过程中应反复进行关节液的细菌培养,静脉给药维持到临床体征和关节症状转向正常为止。感染控制后可改口服抗生素治疗,持续应用到症状消失后两周。若治疗48小时后临床表现与关节液培养均无好转,应重新安排治疗方案。
几乎所有的感染性关节炎都需关节引流,必须迅速而完全地引流脓性渗出物,因为它们能很快破坏关节。充分引流可以关节引流分穿刺引流、手术引流及关节镜下引流。
穿刺引流每日1次,用生理盐水或林格液冲洗,具有简便、易行的优点,而且可以预防闭合的感染转化成开放的伤口。一般治疗4—7天后无改善时,可做手术引流。应彻底清除脓肿和坏死的滑膜,但不能破坏干骺端的血运。应保持引流通畅,使关节软骨免于暴露在有毒物质中,为此,术后常用负压吸引。
关节镜能展示关节腔内的各种结构,尤其对关节后面部分的显示比关节切开更清楚。可通过关节镜灌注冲洗其内容物,并在镜下去掉纤维化和坏死组织。更重要的在于,使用关节镜所导致的关节活动度的丧失比关节切开少得多,创伤小,必要时可重复此手术。因此,穿刺引流失败者,以及体质太差不能耐受手术的病人,更应考虑关节镜引流。
急性期病人,症状十分明显者,应卧床休息。患病关节应予适当休息,如用夹板固定关节,每天须帮助该关节作一定的活动,以利于软骨从滑液中获得营养。局部炎症消失后,关节才能负重,可以逐渐增加关节活动量、操练肌肉,并可应用热敷、推拿等,以促进关节功能之恢复。炎症治愈后,关节已发生畸形者,则可用非手术疗法或手术疗法进行矫正。
由于感染性关节炎的病因明确,能够分离出病原体,只要能及时诊治,多数病人可以治愈,关节功能也可获得较好的恢复。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