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状脑病病机获新发现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3-26 22:55:52
瑞士科学家发现,人和动物血液中存在一种物质,能与导致海绵状脑病的致病普里昂蛋白结合,而不与正常普里昂蛋白发生作用。这一发现有助于深入了解海绵状脑病的机理,开发早期诊断此类疾病的方法。
绵羊疯痒病、疯牛病和新型克雅氏症等海绵状脑病,都是由普里昂蛋白发生变异引起的。发病的人或动物的脑组织会形成海绵状空洞,导致精神错乱、痴呆,最终死亡。由于不清楚发病机理,目前人们还无法对这类疾病进行有效的早期检查,只能在人或动物死后才能从其脑组织中发现致病普里昂蛋白。休 闲居 编辑
瑞士苏黎世大学医院的科学家在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从人体和实验鼠的血清中分别提取出一种叫“血纤维蛋白溶酶原”的粘性蛋白质,将它涂在带磁性的微小珠子上。然后提取出感染了绵羊疯痒病的实验鼠脑组织,将它与磁珠混合。结果发现,“血纤维蛋白溶酶原”能够与致病的普里昂蛋白结合,对正常普里昂蛋白则视而不见。
研究人员说,用磁场对磁珠进行作用,就能把致病普里昂蛋白从脑组织中分离出来。使用相同的方法,他们还成功地从死于新型克雅氏症的病人脑组织中分离出了致病普里昂蛋白。
致病普里昂蛋白能够促使正常蛋白质结构形态发生改变,使机体无法分解这些蛋白质。但这不足以解释脑部和神经组织所受的损伤。参与上述研究的科学家认为,神经损伤可能是致病普里昂蛋白与细胞内其它物质发生作用所致,“血纤维蛋白溶酶原”就是这类物质中的一种。
科学家说,虽然离实用还有很大的距离,但新发现确实为早期诊断海绵状脑病带来了希望。此外,这种技术还有可能用来对血液制品进行清理,防止新型克雅氏症通过输血传染。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