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迎来就业潮非理性求职困扰大学生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3-09-27 23:04:56
3月,高校毕业生迎来第二波“就业潮”。经过去年11月至今年春节前的第一轮比拼,毕业生中“两极分化”现象开始出现:一些人才市场的“宠儿”拿到好几张录用通知书,正在挑挑拣拣;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仍感觉茫然,一个就业意向都没有。
复旦、上海师大、电机学院等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认为,对没有“方向”的毕业生来说,最关键的是找到就业受挫的症结,调整好求职策略。
扎堆攀比过度竞争
今年,在许多高校中文系研究生中,大学对外汉语教师成为炙手可热的职位。然而,一名求职失败的同学称,上海高校的国际交流学院就那么几家,由此常出现一个职位众人抢的现象。
“他们公司收入很少”、“去外地发展怎么会比上海好”……这种论调常常在各高校求职BBS上看到。有些同学就因为听到这种议论,而放弃了一些知名度不高的企业面试的机会。相反,一些著名外企推出几个职位,多达数千的应聘者去参加笔试。一些拿到录用通知单的同学互相攀比月薪、福利,而较少谈及工作内容、发展前景、公司文化等,也使得其他同学产生了“我找的工作不能比他的差”的念头。
【点评】学生第一次就业,都希望“一步到位”,但这种可能性比较小。毕业生们不妨选择一些非热门企业中专业对口的职位,或与自己目标岗位相关的工作,为将来职业做一个“曲线”规划。
刚性心态错失机会
今年2月以来,第二拨用人单位开始进入沪上各大高校招聘。以复旦和同济为例,开学后3周,两校均有200家左右的企事业单位在学校就业网上招聘,企业类型比年前更多,岗位也更齐全。但从反馈情况看,有些同学还在盼望更“好”的招聘单位到来,忽视眼前的就业信息,错失了求职机会。
对此,现已是某集团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的小傅深有体会。4年前,小傅在南京一家不太出名的进出口企业工作,在同学们热衷报考国家机关,一心想去京沪穗的氛围中,她更看重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发展前景。不到3年,她因表现突出,被派到上海开展分公司业务,参与孵化新公司项目。说到当年的选择,小傅认为,深入了解企业情况和自己兴趣特长,比考虑第一年拿多少月薪更重要。
【点评】毕业生求职期望值不能过于“刚性”,要善于根据形势变化、自身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要学会抓住机会。如果一味求高求全,最终不但高端机会没得到,本来可以得到的中端机会也将会失去。
缺乏规划准备不足
目前大学里有两类学生:一类学生非常勤奋,从大一开始就积极参加各种校园实践、校外实习等活动。另一类学生则“稀里糊涂”,没有任何社会实践经历,应聘前临时抱佛脚做简历,自我介绍也只能谈一两句。
一些用人单位反映,不少大学生求职时过于重视单位的名气,在意同学之间的点评,而自己缺乏对各种招聘信息的筛选能力,对许多潜在的职业机会决断力不足。
【点评】对自身缺乏职业规划的大学生,不妨立即“补课”。不要只顾查询岗位信息,应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就业指导讲座,向专业教师寻求帮助,接受个性化的就业咨询;也可以多了解上几届同学的就业情况,对照自身,确立坐标。
(转载自《解放日报》)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