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的营养健康是件大事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5-07-29 18:07:57
国人里头有两亿人超重,有六千万胖子!而肥胖是导致慢性病高发的最危险因素,中国人面临营养缺乏与营养结构失衡双重挑战。10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通报我国首次进行的营养与健康综合性调查情况。央视直播的这个发布会吸引我从头到尾看完,心情之沉之重让我大半天回不过气来。惟一让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乐了一乐的,是到现场的以及站起来提问的男女记者中,大多都是胖子或者准胖子!
这个发布会上,我知道了我国现在15岁—64岁的劳动人口中,慢性病发生率已经达到52%,死亡已经占了30%;知道了我国营养师长期稀缺,所以像我等在单位食堂吃饭的工薪阶层天天都是瞎吃的,因为集体供餐单位几无营养师;知道了一个人每天多吃5克油,十年就要多长20斤,每人每天最好只吃25克油,许多市民却吃了80多克……所以我还是对这次新闻发布会说声“三克油”(谢谢你),因为我知道了我今后该少吃“三克油”。
休 闲居 编 辑
太长时间了,中国的百姓在营养健康方面找不到北,这是为什么?大半劳动人口发了慢性病,这是一个如何的代价?针对这种状况,一方面需要在国民中间大力普及合理营养的知识,增强合理营养的意识,不但要吃得饱,也要吃得好,吃得合理。
同时,在普及营养健康意识方面,外国的一些做法也值得我们研究借鉴。日本是世界上第一高寿的国家,2003年日本女性平均寿命为85.33岁,男性为78.33岁。目前日本专业营养师与全国人口的比例达到1∶300,营养师广泛分布在医院、学校、食堂、宾馆、食品加工企业等单位,时刻为民众提供营养指导。日本民众营养健康的“北”是怎么找到的?是天上掉下来的吗?
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日本、欧美等国家就意识到,“科学的营养搭配、均衡的膳食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民族的前途”。二战后,日本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重点做了两方面的工作,那就是抓教育和国民素质。国民素质当然包括身体素质。1947年,日本颁布了《营养师法》,1952年又制定并推行了《营养改善法》。法律规定,凡能容纳100人就餐的食堂必须配备至少1名以上的营养师。而我们呢?有位在日本专攻营养学的“海归”人士,回国后压根儿就找不到一份营养师的工作,最后只得去卖手机,月薪800元。这位“海归”人士变成“海待”的背后,潜在的信息是值得玩味的。
民以食为天,政以人为本。民众吃饭的事,其实就是社会的大事。以人为本,进一步来说,就是以人的身心为本,以人的身心健康快乐为本。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健康水平提高率远远低于生活水平提高率,此等局面,亟待改变。危害健康的“肥胖”,是典型的“健康泡沫”,与任何的经济泡沫一样,只是看起来很美。为民众“减肥”,消除“泡沫”,就这样毫不客气、无可奈何地成了一件大事,头痛的大事。大事让人头大,越滞后事越大,越拖沓头越大。对公众营养健康这件事,政府要发挥其无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