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药连锁店纷纷涌向农村市场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12-03 11:12:46
竞争激烈的广州医药零售行业正在涌动“下乡”热,医药连锁企业在农村市场获得大丰收。国家药监局有关人士断言,“下乡潮”将从广州涌向全国。 (小标题)城市市场饱和农村曙光初露 作为连锁企业,网络规模是经营增值的关键。但药品与日用消费品不同,它的市场容量不可能无限制扩张。国外的统计分析表明,每1万人口约需要3家药店。目前,广州老城区零售药店已达2000多家,市场呈饱和状态。 据权威部门统计,目前,占人口70%的农村消费者,拥有的卫生资源只占20%。与此同时,假冒伪劣药品充斥农村市场,使农民对优质药品的需求更加迫切。对于企业来说,农村医药市场潜力巨大。 广州城市建设速度很快,城区的范围日渐扩大。同时,外来工使农村人口密度急剧上升,这都为药店生存发展创造了。 广州医药连锁企业开展了猛烈的下乡攻势,从城乡结合部到远郊再到周边市县,实施了大规模的扩张计划。健民连锁药店共有门店79个,其中30多个在农村。民营企业广东柏康连锁药店公司干脆以农村为根据地,该公司去年9月才正式成立,如今已开设40多个门店,全部深入村一级农村腹地,消费者90%以上是农村人口,包括当地农民和外地民工,公司总资产也从成立时的400多万元猛增至900多万元。采芝林、二天堂、金康等十多家连锁经营企业也已经或准备实施下乡计划。 (小标题)广州医药连锁店“下乡”各有策略 策略一:药店“下乡”要“守得起” 广州医药公司健民医药连锁店的“下乡”计划与旧城改造、人口向外疏散紧紧相扣。健民扩充连锁门店的策略是:在新城区、新小区尚未发展成熟,居民入住率尚低时以较低的价位购买商铺。 经理陈耀坤说,这需要对小区发展前景准确判断。公司的江南西路门店1996年开张时,当地一片荒凉,门店的销售额还比不上城区门店的利润高,在亏损与保本之间支撑了几年。随着周边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从去年起有了比较理想的盈利。 作为医药连锁行业的新军,为了避免在老城区与老字号企业正面交锋,柏康公司选择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先占领竞争压力相对较小的农村市场,完成经验和资本积累过程。总经理张柏青说,农村消费者购买力比城市居民低,同时商铺租金成本也低。以低成本切入,适合柏康这样资本实力较弱的民营企业。张柏青说,柏康的门店除了有一两家“战略性亏损”外,基本上开张就能保本,3/4正常盈利。张柏青说,深入农村开设门店,一个难关是人才。驻店药剂师是门店的灵魂,一半以上消费者依赖药剂师的意见。广州人不愿意到农村工作,农村当地专业人才匮缺。柏康的解决办法是:全部从外地招聘,就地提供食宿。 策略二:自营与特许加盟“两条腿走路” 在广州,开办一个门店,租场地加备货,至少需要二三十万元。为了克服资金瓶颈困难,广州医药连锁企业下乡扩网,均采取自主投资经营与特许加盟两条腿走路的资本运营战略。健民、柏康都有1/3左右的门店是特许加盟店,加盟店一次性向连锁公司交纳1万元左右的加盟费和保证金,此外,每月交纳1000元左右的管理费。加盟店所有权、人事权归投资者,但由连锁公司统一配货,执行统一的管理操作规范。 策略三:“当地化”是药店下乡的关键 业内人士认为,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用药习惯和偏好。医药连锁店向外扩展,有一个当地化的问题。 柏康公司总经理张柏青说,占领农村市场,关键是要跟紧广告,广告卖什么,特别是电视广告和海报卖什么,药店就卖什么。因为农民的医药知识基本上来源于广告。例如,“红桃K”的海报,即便在最落后的农村的破土墙上也随处可见,柏康每月的销售量排行榜上,“红桃K”一直高居榜首。其次是“汇仁肾宝”。农村人体力劳动消耗大,热衷于“补血”、“补气”、“补肾”。还有就是皮肤病用药,因为农村卫生条件差,这类药品畅销。 (小标题)与农村卫生站的合作尚待开发 在绝大多数农村,基层卫生站是农民求医的首选。但是,由于长期投入不足,卫生站在药品品种、数量和价格上,与医药连锁店相比处于绝对劣势:卫生站药品品种稀少,一般都只有几样大路货,新特药品更是罕见;进货规模小,进货价、销售价偏高。但是,下乡的连锁企业都说:从没接待过由卫生站医生介绍来的病人,因为农村卫生站也是靠卖药为生,卫生站医生一来是对新药了解不多,二来为防止处方流失,即使明知有新特药,但卫生站药房没有,医生就不开给病人。因此,业内人士认为,与基层卫生站建立起互利互惠关系,共同开发农村医药市场,对卫生站、药店、药厂、农村患者,都将是福音。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