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产业亟待通过改革创新占领国际市场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10-05 20:28:15
新华社信息长春3月29日电(记者李亚彪 张宁)近年来,由于产品质量和品种逐渐不能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加上高丽参的冲击,我国人参的国际市场份额下滑。专家指出,人参产业必须打破县域“官控”局面,放弃传统的伐林栽参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重新占领国际市场。 吉林是世界人参主产区,野生人参年产量30-50公斤,占世界产量的60%;栽培人参年产量1.2万吨(折合干品3000吨),占全国产量的80%、世界产量的70%。但近十年来,我国人参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不断下降。据统计,1996年我国出口人参982吨,平均价18.87美元/公斤。2000年,这两项数据分别是1707.1吨和6.62美元/公斤,说明我国人参出口呈量增价减的势头。目前韩国高丽参年出口额达8400万美元。在香港市场,高丽参价格为168美元/公斤,高出吉林人参十多倍。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造成国产人参国际市场竞争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首先,经营管理体制落后。在吉林省人参主产区各县市,人参产业处于农、林、药监、食品等部门的多头管理之下,企业受到行政干预,不能自主发展;在出口市场上,企业各自为战,对外商竞相压价,导致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1997年至今,人参出口单价跌幅不断加大。 其次,我国尚未实施人参种植GAP管理,人参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量严重超标,质量难以保证,开拓国际市场受到制约。 第三,卫生部颁布的允许药食共用的药材名单中不包括人参。这个规定制约了人参加工制品的研制和开发,至今除人参蜂王浆外,我国在人参饮料、食品的市场开发方面基本上是空白,等于把市场主动让给了韩国。虽然不久前卫生部调整了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人参被列在首位,即可以“有限度地用于保健食品中”,但专家分析,这个“有限度”如果不具可操作性,会导致两个后果,一是滥用;一是地方主管部门为谨慎起见,还是“不批”。 第四,可栽参地资源缺口加大。人参需种植6年才能采收,采收后的参地15年内不能重茬栽参。并且,目前吉林省各地都在“退参还林”,可栽参地资源锐减。 此外,人参在国际市场上还面临着来自高丽参的挑战。高丽参居于国际市场的霸主地位,其产业化程度远高于我国:韩国将高丽参视为支柱产业,在国内实行专卖制;不惜巨资开展高丽参药效学研究;提高企业生产自动化程度,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健全的营销网络;注重产品功效宣传。 多年从事人参产业研究的吉林省农大长白山资源开发研究所所长李向高说,我国人参产业必须走制度创新与深化改革之路: 一、打破县域“官控”局面,进行跨区域改制和改组,形成适应国际化竞争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学、研相结合的联合体,打造大集团和龙头企业。在资金运作上可吸引外资,加大融资力度,壮大企业实力。改进“守株待兔”的销售格局,在国内各大中城市和东南亚、欧洲设分支销售机构,形成庞大的营销网络,建成强大、科学、有序的运转体系。 二、放弃传统的伐林栽参方式,走持续发展之路。按照国家森保工程的要求“退参还林”,变伐林栽参为农田栽参,走参粮轮作、参药轮作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林下仿生栽培也是无公害栽培人参的有效途径,林下土壤腐殖质丰富,有机质含量高,播籽后的参苗有树冠遮阴,利用伴生植物调光,在不破坏植被的情况下,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而且成本低、质量高。 三、有关部门应组织制定全国性的统一的人参加工工艺标准,彻底改变个人、集体、国有参场各自为战的小作坊式的加工方式。人参加工企业应采用先进工艺技术、设备,实现人参加工现代化、机械化、自动化、科学化。 四、呼吁有关部门从食品安全与市场开发兼顾的角度出发,制定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办法,鼓励人参食品与保健品的研究开发,立足技术、工艺、剂型上的创新,培育名牌人参制品。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