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血型是什么时候发现的?怎么发现的?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4-08-10 05:32:25
>>>>>>>>提问休 闲 居 编 辑
>>>>>>>>休闲养生网回答:1900年,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病理研究所工作的兰茨坦纳正在研究发热病人血清中的溶血素,这些溶血素能溶解正常人的红细胞。可是研究结果表明,溶血素与发热病人并没有什么关联,但是他却注意到正常人血清中存在一种凝集素,能够凝集其他人的红细胞。于是他想到了输血反应。输血反应的原因,是不是输血者和受血者血液中的血清与红细胞发生凝集的缘故呢?
于是他召集来实验室里的五位同事,同他们谈了自己的设想,他想用他们六个人的血液来作一次实验。同事们很支持他。于是他小心地从每个人的静脉里抽取了一小管血液,再抽出自己的血,然后把它分离成淡黄色半透明的血清和鲜红色的红细胞盐水悬液两部分。接着,他把来自同一个人的血清,分别滴在6个载玻片上,又把从每人的血液中分离出来的红细胞,分别滴在每一滴血清上。
奇怪的现象出现了:有几个载玻片上的血清滴入红细胞后,呈现均匀的淡红色;而另几个载玻片上的红细胞却凝结成絮团状,红色的凝集块散布在淡黄色的血清里,形成鲜明的对比。
有点意思。再看看第二个人的情况。兰茨坦纳又把第二个人的血清一一滴在6个载玻片上,再把每个人的红细胞分别滴在血清上,结果,同样出现了上述两种情况。
兰茨坦纳把凡是滴入红细胞后出现絮状凝集团的,用“+”号表示,不出现凝集团的,用“-”号表示。当他把六个人的血清按照同样的方法试验一遍后,就得出了一张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表格。
兰茨坦纳对这张表格着了迷,一连几天,他对这张表格凝神思考,苦苦分析。他发现:每个人的血清和自己的红细胞相遇,都不会发生凝集;而不同人的红细胞和不同人的血清相遇,就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如果产生凝集,那絮状团块就会堵塞毛细血管,造成输血反应。这一点充分证实了他原先的猜想。他抑制住内心的兴奋,继续分析:从表中可以看出,六个人的反应恰巧呈现三种不同的类型。第一和第六例,全部红细胞都不发生凝集反应,兰茨坦纳把它们划为A型;第二和第五例的凝集反应相同,划为B型;第三和第四例也相同,划为C型(即现在的O型)。
根据上述结果,1901年,兰茨坦纳正式宣布:人类有三种血型,不同血型的红细胞和血清相混而产生的凝集,是导致输血反应的真正原因。他指出,这一发现对于临床输血有潜在的重要意义。他还用A型和B型的血清,制成用来测定人类血型的标准血清。只要输血前预先测定血型,选择与病人相同血型的输血者,就可以保证输血的安全。
1902年,狄卡斯德罗医生对155名正常人重复了兰茨坦纳的实验,发现151人的反应类型与兰茨坦纳宣布的血型反应完全相同,而另外4人的红细胞,除了和自己的血清不发生凝集以外,对其他人的血清都发生凝集,这说明还有第四种血型存在。由于这种血型的人较少(约占人群的1/10),兰茨坦纳只做了6个人的实验,所以没有发现它。当时狄卡斯德罗医生将这种血型称为D型(即现在的AB型)。
1907年,捷克医生扬斯基,1910年美国医生摩丝也各自独立发现了血型系统,但命名不一致,曾一度产生过混淆。后来,国际命名决定采用兰茨坦纳的命名法,把血型统一划分为:A型、B型、O型和AB型。捷克医生扬斯基还总结出了四种血型的相互关系。O型血无论输给哪一种血型的人,都不会发生凝集反应,所以被称为“万能输血者”;相反,AB血型的人,除了同型血的人以外,不能输给任何别的血型的人,但他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输血而不致产生凝集反应,所以被称为“万能受血者”。但临床上最好是遵循输同型血液的原则。
几十年来,许多医学工作者在ABO血型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又发现了人体的许多种血型类别。至今,已发现15个血型系统,90多种血型。
ABO血型的发现,为临床输血铺平了道路,使它成为一项有效的治疗手段。兰茨坦纳以他划时代的发现,获得了1930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兰茨坦纳1868年6月14日出生于维也纳,1943年6月25日在纽约去世。在他的一生中,发现了ABO、MN、P、Rh等许多血型,对人类血型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血型之父”的誉称。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