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分析原料药产业当前的优势与不足(上)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2-11 01:55:07
新华社信息北京3月14日电 国研网近日刊登题为“原料药制造,优势在哪里?”的分析文章,剖析了我国原料药产业现状和国内外市场发展趋势,着重分析了产业优势和不足。全文转发如下: 我国是全球第二大化学原料药生产国和主要出口国,年产量达43万吨,其中90%主要供应国际市场,年平均出口约39万吨,2002年出口额达22亿美元,化学原料制造业成为我国医药行业的一个主要支柱。从比较优势看,我国原料药制造的优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抗生素/抗菌素:低端产品有优势。 我国抗生素产品种类齐全,2002年抗生素出口额达7.13亿美元。在抗生素/抗菌素领域,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是青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土霉素、链霉素、螺旋霉素以及磺胺类产品,其中青霉素规模最大,我国青霉素年产量超过2.2万吨,约占全球市场的70%,2002年出口额达1.59亿美元,同比增长约50%,我国青霉素产品基本上集中于华药、哈药、石药和鲁抗4家,4家产量占国内青霉素总产量的75%。 四环素、氯霉素、土霉素、链霉素等产品,由于欧洲主要生产商已经停止生产,因此国际上主要产地集中在我国,但由于这些产品在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不应用于人群,而且由于毒副作用在畜牧市场也受到限制,所以市场需求并不大。此外,由于经过多年的国内企业压价出口,这些产品价格低廉,基本上是薄利生产。因此尽管有优势,但已没有成长的空间,反而呈现逐步萎缩的态势,唯一例外的是四环素,由于四环素可以通过结构改造而成为效果更好的米诺环素(二甲胺四环素),因此近两年呈现价升量增的趋势,国内生产企业如宁夏制药厂和四川抗生素厂获利不少,2002年两家企业出口额超过1亿美元。 抗菌素磺胺类曾经是我国的优势产品,但现在由于市场需求萎缩,所以没有太大的价值。 二、维生素:痛苦并快乐着。 除了青霉素,我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维生素类产品的生产与出口国,其中优势最大的是维生素C,1975年我国两步发酵法生产维生素C技术获得成功,上世纪80年代该技术在国内其他药厂普遍得到应用,由于该技术的先进性,使得维生素C的成本大幅下降,巨大的利润也使得国内维生素C生产企业迅速增加,同时国际市场的价格战也从1995年开始并愈演愈烈,一度使国内生产企业陷入亏损境地。但价格战并没有击跨所有的企业,反而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产品收率从48%提高到60%,国内厂家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目前以东北制药总厂、江山制药、华药、石药为主的维生素C企业年出口量达4万吨,2002年出口额近1.4亿美元,随着价格的反弹,我国维生素C企业的盈利能力进一步提高。2003年1月,东总出口额就达1000万美元。 在维生素领域,具有一定优势的还有维生素B6、B12,但维生素B6在与国外巨头的合资过程中已经失去控制地位,因此优势已不再。维生素B12近几年由于价格攀升,国内生产能力呈现跳跃式增长,目前已达6.5吨,接近全球总量的1/3,2001年出口量达4.9吨,其中华药占90%,年出口额达3000多万美元。由于维生素B12的国内外市场还在继续增长,市场需求依然比较大,所以维生素B12有可能成为我国原料药生产的又一个优势品种。(未完待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