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突破将开辟抗生素市场新天地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2-15 09:01:22
1抗生素基因被破解我国台湾地区和英国约翰?英尼斯中心的科学家公布了一种名为蓝色链霉菌(Strep―tomycescoelicolor)的细菌基因组序列,并发现了该基因组中不为人知的序列,为人们今后研制新的抗生素、提高药物性能增加了可能。蓝色链霉菌是生产全世界约三分之二抗生素(包括四环素、链霉素、红霉素及其他药物)的原料。在通常情况下,它主要生活在土壤中,这些细菌具有分泌抗生素等化学物质的能力,而这些化学物质能够杀死其他种类的细菌,帮助蓝色链霉菌在自然界中生存。此外,蓝色链霉菌分泌的一些物质还可以用来制造抗癌及抑制器官格植后出现排斥反应的药物。通常破坏人体健康的细菌很快便会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使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人类非常希望研制出新的抗生素。而破解蓝色链霉菌的基因组序列将能帮助人们生产出更多种类的新型抗生素。2泰乐菌素菌种接种成功塔载我国“神舟”三号飞船的泰乐菌素菌种在西安接种成功。专家称,此次塔载有望使我国泰乐菌素效益水平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我国在空间制药研究方面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据介绍,选育新菌种是国际制药工业竞争的核心。运用空间技术进行微生物诱变育神是培养新的生物菌种的一种有效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外层空间特殊的物理化学环境,引起菌种DNA分子的变异和重组,从而得到生产效价更优异的高产菌种。泰乐菌素是世界十大兽用抗生素、四大药物饲料活加剂之一,属于动物的专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它既是一种治疗用药,又是一种畜急用抗菌促生长剂,主要用于防治畜禽呼吸道疾病及支原体感染,并可促进畜禽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1999年搭载“神舟”一号飞船的菌种经过诱变育种,发酵单位提高9.3%,A组份提高1.7%。本次搭载时间长,菌种接受的空间因素作用更复杂,因而有望获得更为丰硕的科研成果和实际应用效果,使我国的泰乐菌素生产达到甚至超过世界领先水平。3埃坡霉素全合成结出硕果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刘志煜研究员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埃坡霉素的全合成研究,于1996年正式展开。当时国外还没有确证埃坡霉素立体化学、并且没有任何有关合成文章发表。对这个具有很好应用前景的复杂天然产物的合成,他们设计合成路线所采取的原则是高效率、低耗费、少污染,尽可能地避免产率低的反应出现。在国际强手如林、国内资金短缺、人手不足的情况下,他们以自己独立设计的合成路线,以高产率获得了埃坡霉素A,在世界埃坡霉素的全合成领域取得可喜的成绩,为今后我国研究开发这类新型抗癌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异埃坡霉素的合成等项目出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三项发明专利。目前瑞士诺华的埃坡霉素B(EpothiloneB)和美国百时美施贵宝的氮杂埃坡霉素B(Azae―PothiloneB)均已进入Ⅱ期临床研究,美国Kosan的埃坡霉素D(DepothiloneD)也在进行Ⅰ期临床研究,有关专家预计,3―4年后上述药品即可上市销售。4泰利霉素横空出世据统计,呼吸道细菌感染导致全球每年5000万人死亡,而现今用于治疗呼吸道细菌感染的费用占了全部抗生素销售额的约60%。为此,日本Aventis公司瞄准这一市场,开发出了一种专治呼吸道感染的新颖酮内酯类抗生素――泰利霉素(telithromycin),引起了全球医学界的普遍关注。泰利霉素实际上是红霉素的6―0―甲基―3―酮衍生物,其不仅对广泛呼吸道细菌感染病原体具有抗菌活性,更重要的是它对目前日益常见的耐青霉素类抗生素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菌株敏感,加之其半衰期长,在炎性体波及肺组织中浓度高,不易诱导耐药性,故非常适用于呼吸道感染的治疗。而大量对照临床研究结果亦已证明,泰利霉素治疗常见呼吸道细菌感染的疗效至少优于现今标准用药,且其用药更为简便,疗程更短,药物经济学意义明显。5新型抗生素的抗菌新策略位于美国南旧金山的Genesoft公司的研究人员把研究目标对准了一类已经研究成熟的人工合成聚酰胺化合物―――het―eroaromicpolyamides。这类化合物可以被化学家“定制”并插入DNA双螺旋中用以识别和破坏特定基因。这类药物是利用一种不同于其他抗生素的“策略”杀死细菌:通过阻遏关键的细菌基因,达到杀死细菌的目的。这些聚酚胺类化合物阻遏了细菌复制自身基因组和制造关键蛋白质所需的基本因素。有学者认为,这些化合物有望成为新一代的抗生素。6最新抗生素耐药性研究结果公布在美国慎用抗生素联盟(APuA)的劝说下,两家大型制药公司百时美施贵宝和葛兰素史克放弃了关于抗生素耐药性研究结果的专利权。他们于2001年12月17日举行的一个学术研讨会上公布的一项新研究指出,能够引起致死性肺炎的细菌已开始对Gipro和其他一些属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药物产生耐药性。在实验室里,他们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含量的混合药物(从氟喹诺酮、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中任选两种的混合药物),然后在这些培养基中培养病菌。发现具有完全抗药性的病菌所能够耐受的抗生素浓度是敏感菌株的16倍。波士顿塔夫茨大学医学院的微生物学家StuqrtLevy(也是APuA的主席)说,这个策略将有助于了解耐药性菌产生的过程。7改变万古霉素结构制服超级耐药细菌万古霉素(Vancomycine)对于治疗常见于医源性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已日显重要。然而其耐药菌株的产生限制了万古霉素的效能。美国研究人员在2002年8月版的《美国化学学会杂志》上的报告使人感到欣慰,他们发现了对付这些危险耐药细菌的新武器,即通过改变万古霉素的化学结构,即可克服部分超级细菌的耐药性。众所周知,目前耐万古霉素细菌菌株有两类,即VayA和VanB。VanB仅对万古霉素有耐药性,而VanA还对壁霉素(化学结构相似)有耐药性。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确定的研究方向是,探明壁霉素能杀灭VanB菌株的机制,进而对万古霉素的结构进行改造,指导新型万古霉素的开发。虽然确切的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但该研究小组认为,新改进的万古霉素可能阻止了细菌耐药性程序的激活。当VanB细菌受到万古霉素作用时,两个细菌耐药蛋白受到影响:一个活性受阻,不能发挥作用;另外一个激活了改变细菌细胞壁结构的基因,从而阻止了万古霉素对细菌细胞的粘附和裂解。基于这些对万古霉素耐药性的新认识,研究小组设计出一种新型万古霉素类抗生素,它能避开VanB菌株的防护屏障,从而杀灭细菌。但这种新型万古霉素类抗生素对VanA菌株无效;原因是VanA的耐药机制似乎是通过另外一种途径起作用。作者:张骁束梅英 来源:医药经济报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