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立控股驶入医药“单行道”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3-10-28 04:33:35
不久前,“华立系”旗下两家上市公司――华立控股和昆明制药同时发布公告称,华立控股董事会决定以控股子公司华立仪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立仪表)76.77%的股权与公司大股东华立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立集团)持有的昆明制药29.34%的股权、武汉健民4.01%的股权置换,差额部分14552.90万元由华立集团以现金补足。置换完成后,华立控股将持有昆明制药29.34%的股份,成为昆明制药第一大股东。
本次资产置换尚需中国证监会审核同意后,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方可实施。
仪表行业出身的华立控股从原行业全身而退主攻医药产业,有望成为国内植物药领域新巨头,理清了同业竞争的青蒿素产业链条后,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青蒿素市场保持更强的竞争力。
一次左手倒右手的股权交易
根据评估报告,截至2005年4月30日,华立控股拟置出的华立仪表76.77%股权对应的净资产评估值为35647.06万元,最终确定该部分置出资产的定价为41408.25万元。而华立集团持有昆明制药的29.34%股权对应的净资产评估值为24978.73万元,最终置换价确定为23628.44万元;华立集团持有武汉健民4.01%的股权对应的净资产审计值为2711.69万元,置换价为3226.91万元。上述资产置换的差额为14552.90万元,由华立集团以现金方式补足。
以电能表起家的华立集团近年不断加大对医药行业的投资力度,通过收购,已控股、参股华立控股、昆明制药和武汉健民等3家A股上市公司,最终华立集团通过左手倒右手的资产置换,将医药资产全部装入其控股的华立控股,完成了自身近年来最大的一次重组。
有分析认为,因为市场环境变化导致华立控股原主业之一的电力仪表利润下滑是其转型的动因之一。近期,由于宏观调控、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电力供应紧张等多种因素,导致华立仪表电能表生产基地开工不足,经营业绩逐年下滑。2002年华立仪表实现净利润6571万元,2003年为6063万元,2004年为6042万元,2005年1~4月份净利润仅为581万元。
不过,从最近公布的华立控股2005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华立控股的仪器仪表行业盈利能力并不弱,毛利率为27.9%,远远高出医药业11.66%的毛利率。可见其调整的主要意图还是在于理顺整个“华立系”旗下的医药产业。
据了解,为了整合集团医药产业,华立集团逐步清晰其医药产业的组织结构,2004年6月将旗下华立医药投资有限公司变更为华立医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华立医投),统领集团的医药产业,集团的董事长由“华立系”大将、华立控股董事长汪诚担纲,集团总裁则由曾任昆明制药总经理两年且业绩显著的段继东担任。
华立豪赌青蒿素产业
华立战略调整的另一动因即青蒿素。有分析认为,华立组建华立医投、抽调段继东以及此次股权置换都与华立集团掌门汪诚欲称霸全球青蒿素市场的雄伟计划密切相关。
从1999年底华立集团开始介入青蒿素产业链,几年来,通过试购或战略合作等方式,已经掌握了国内青蒿素产品生产总量的85%以上,逐步实施“青蒿种植-加工提炼-成药制造-科研开发-国际营销”一体化经营策略,构建了完整的青蒿素产业链。
2002年8月,华立集团斥资1.7亿元,从云南医药集团、红塔集团等3家公司手中购得昆明制药29%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在当时收购昆明制药股权的谈判中,汪诚还做出书面承诺,称若能成为昆明制药第一大股东,华立集团将把旗下华立控股的青蒿素资源都注入昆明制药,不会有所保留。然而在华立取得昆明制药后,汪的承诺并没有立即兑现。
自此,“华立系”形成了由昆明制药、华立控股共同掌握青蒿素市场命门的格局。
按照“华立系”的设想,原本打算将青蒿素成药研发、制造全部集中到昆明制药,而重庆方面则发展成为原料基地。然而,昆明制药、华立控股均不愿意放弃既有业务并最终交恶,甚至发生了争夺共同客户的事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华立控股和昆明制药均因从事青蒿素业务而不得不面临同业竞争的尴尬。
据了解,昆明制药与华立控股在业务方面确有关联,昆明制药主要从事以青蒿素为原料的蒿甲醚系列产品生产,并且公司还是国内青蒿素的三大厂家之一。然而,其主要的原料由华立控股的重庆武陵山制药厂提供,同时华立控股还公开表示要参与青蒿素的成药生产,并透露其目前已有新药储备,昆明制药与华立控股的关系剪不断理还乱。
与此同时,由于全球青蒿素市场的持续升温,国内外资本也开始对这一市场疯狂争夺。WHO的报告显示,未来5年到10年,青蒿素类产品将在全球市场上形成15亿到20亿美元的销售额。2004年10月至11月间,全球最大青蒿素药品供应商瑞士诺华和昆明制药、华立控股就青蒿素原料供应问题闹到WHO。另外,复星医药也将从事青蒿素生产的桂林制药收归旗下,欲与华立集团争食。这给已经在青蒿素产业上已经投入了数亿元的华立集团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而有消息称,下一步华立控股和昆明制药将合资成立一家公司,两者将各自所拥有的青蒿素相应资产进行注资,由此,双方的青蒿素业务将作为独立法人单独运作,从而彻底解决它们之间的同业竞争问题。
就在华立为了保住自身青蒿素产业优势地位而积极努力的同时,中国青蒿素霸主地位却受到了挑战。近日,诺华与肯尼亚东非生物技术公司East African Botanicals达成一项青蒿素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非洲的肯尼亚、坦桑尼亚和乌干达扩大青蒿的种植面积,种植面积将达1000多公顷。
这也许将是华立控股重新整合以后将要面对的新挑战。(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