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抗肾间质纤维化研究起步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07-04 13:54:06
现代医学发现,肾小管间质与细胞外基质(ECM)、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等密切相关。中医药学者从现代药理学角度,进行实验,总结探讨了中药在抗肾间质纤维化方面的作用和机理。由于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单味中药研究成果尚处于起始阶段,仅限于动物实验,还没有充分地应用于临床。科研人员认为,通过不断深入研究,必将会发现和研制出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有效中药。现就单味药的研究简介如下。
大黄
研究发现,大黄及其提取物可有效降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增殖,降低其细胞代谢,从而减轻高代谢状态时对健存肾单位的损害。此外,大黄素能有效地抑制人肾成纤维细胞的分裂增殖,并促进其细胞凋亡,且两者呈量效依赖关系。将大黄素加入肾小管细胞培养液12小时后,肾小管细胞增殖受抑,与c-myc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mRNA表达无关。通过L929细胞生物活性测定法,研究人员观察到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并发现大黄素可显著抑制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产生TNF,量效呈显著正相关。研究证实,TNF-α通过与TNF受体作用可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休闲居 编 辑
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可明显降低5/6肾切除大鼠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抑制肾小球的代偿性肥大,明显减轻肾脏的病理改变,尤其是对肾小管间质的病变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其醇提液用于治疗4/6肾切除大鼠时,发现其对大鼠的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程度均较模型组有所减轻,表明可抑制残余肾组织的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损伤,以延缓CRF的进展。
三七
三七总苷(PNS)能明显促进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凋亡,导致成纤维细胞生数量减少,从而发挥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其机理与c-myc蛋白过度表达有关,而与Fas蛋白无关。PNS防止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下调整合素β1的表达水平来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分泌Ⅰ型胶原,从而阻断了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
丹参
丹参可通过改善毛细血管内外渗透压差而改善血流动力,降低血压,从而改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等来改善肾功能。在体外培养狼疮性肾炎成纤维细胞实验中,发现其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可通过使c-myc蛋白高水平表达而诱导细胞凋亡。
川芎
川芎嗪对间质纤维化大鼠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有明显降低作用,使肌成纤维素细胞(MyoF)的表达减少,说明其可抑制肾损伤状态下成纤维细胞的转化,对进行性肾间质纤维化的形成和发展也有抑制作用。
银杏叶
用银杏叶治疗肾小球硬化大鼠,发现既可减轻肾小球硬化程度,还可降低肾小管间质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细胞数及单位干重肾组织内羟脯酸含量。其对肾小管间质细胞作用的机理可能与减轻炎症细胞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在间质的浸润及减少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等细胞因子或介质在肾小管间质细胞内表达有关。银杏叶抑制肾小管间质细胞增殖即可减轻间质胶原或基质胶原在间质内积聚,从而防止肾间质的纤维化。
莪术
用莪术治疗5/6肾切除大鼠,能抑制肾结缔组织增生,增加肾血流量,明显降低大鼠肾小球透明变性及硬化率、蛋白沉积百分率,并可持续减少尿蛋白排出,从而改善肾功能。其作用机理与其影响高凝状态、促进ECM降解,减少CD8+T细胞浸润和影响TGF-β等细胞因子产生,防止和减少ECM积聚,防止肾间质的纤维化有关。
汉防己
研究汉防己甲素对KFB作用时发现,汉方己甲素可提高分泌Ⅰ型胶原酶活性,抑制增殖、促进凋亡,减少Ⅰ型胶原的分泌,认为其在预防和逆转肾间质纤维化中起重要作用。实验还发现其具有明显减少肾小球ECM的作用。
黄蜀葵花
观察黄蜀葵花对阿霉素所致肾病综合征大鼠尿Ⅲ型胶原、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2-微球蛋白(β2-MG)总排量的影响,结果发现中药组显著低于模型组,提示黄蜀葵花对肾小管间质有保护作用。其可使肾病综合征大鼠的透明质酸(HA)排泄量明显增加,内生肌酐清除率显著改善,可促进肾小管再生与修复,从而得出其防止肾纤维化可能是通过其有效成分黄酮苷扩张肾微血管,增加肾灌注和肾小球滤过率,减轻肾小管间质病变而起作用。
(转载自《中国医药报》)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