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例亲属活体供肠原位原血循环小肠移植成功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4-09-07 11:39:01
“父子共肠”通常是父供子肠。然而,前不久刚刚发生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孝子割肠救父”的故事,使32岁的孝子阎明因此成为我国“子献肠救父”第一人。恶梦醒来已成“断肠人”1988年8月的一天,家住哈尔滨市年仅49岁的阎承林,在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叫喊声中被送到了一家市级医院。5天后,当他被转到另一家市级医院准备手术时,血压已降到了30毫米汞柱。在手术台上,阎承林的腹腔刚被打开,一股臭气便迎面扑来。推开覆盖在肠管上的大网膜,在场的医生护士都倒吸了一口凉气,只见盘绕在腹内原本粉红色的小肠,几乎成了一摊又黑又臭的烂肠子。“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医生脱口而出。只可惜,这一确切诊断现在已经没有意义了。勉强将肠道上下连接起来后,几乎失去了全部小肠的阎承林,被推回病房等死。令医护人员惊讶的是,一周后必死无疑的阎承林竟渐渐有了“活气儿”。一个月后,他虽然成了“酒肉穿肠过,什么也不留”的“直肠子”(医学上称之为“短肠综合征”),但死神却已与他拉开了一段距离。痛苦抉择献肠儿救父2000年8月,已61岁并刚刚做完胆囊手术的阎承林病情再度恶化。正当一家人无计可施之时,他们从医生那里得知,目前医学界对“短肠综合征”的最佳治疗方案是小肠移植,而且亲人捐献小肠将大大提高移植的成功率。这一消息让阎家看到了希望。阎承林的长子阎明今年32岁。当他得知只有割肠才能救父时,便毅然决定冒险尝试。小肠移植的风险比其它器官移植要大得多,后者要克服的仅是机体单方面的“排除异己”。而小肠移植后,在机体和移植器官之间呈现的却是“你排斥我,我更讨厌你”的双向排斥局面,致使排斥“战斗”更加激烈,加之肠道手术极易感染,所以该项研究在我国一直进展缓慢。原位对接手术获成功我国著名普外科专家、哈医大一院博士生导师姜洪池教授率领第一手术组的朴大勋、朱安龙、张铁民等助手,开始了取肠手术。术中,他们既要保证移植给父亲的肠段血供充足,又要尽量保护其子剩余肠段正常的血液供应。小肠移植术的关键是父子血液循环的建立,将儿子肠管上的肠系膜上动、静脉与父亲的该动静脉原位对接,是姜洪池教授和同事们术前设计的第一方案,尽管该方案在国内还尚无实施先例。姜洪池教授率助手在粘连、错位的腹腔脏器中,终于“顺藤摸瓜”找到了12年前行腹部手术时医生无意中保留下来的血管残端。当长达1.4米儿子的小肠与父亲肠管动、静脉实现成功对接时,我国首例“亲属活体供肠原位原血循小肠移植”,在历时13个小时后终于大功告成。截至发稿之日,患者术后未出现双向排斥情形,他终于告别了靠输血和静脉高营养“吃饭”的历史,重新恢复了闲置了12年的嘴功能。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