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倾向明显早期干预有效――聚焦世界精神病研究现状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09-08 13:04:54
“医学研究表明,精神病与遗传密切相关,从目前治疗效果上看,早期干预还是比较有效的控制方法。”世界精神卫生日前夕,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精神分裂遗传问题的博士后岳伟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详细介绍了目前世界精神病研究状况。
遗传因素明显 致病基因上百
由于精神病致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因此,医学专家们从分子遗传学、细胞遗传学、临川遗传学等多个角度对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先天性遗传障碍、细胞染色体异常、与精神病人的血缘关系,是造成精神病的原因。在各种有可能导致精神病发病的因素中,遗传因素的作用达到了80%。岳伟华举例说,如精神分裂症就具有很强的家族聚集性,遗传倾向性很高。
与精神病致病机理研究密切联系的是:已经发现了上百个致病基因。2000年5月,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苏格兰人类遗传研究所的科学家声称,他们发现了两个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基因。2001年3月,德国科学家称,他们可能发现了与紧张性精神病有关的一种关键基因WJL1,这种基因导致的遗传性精神病会使人出现幻觉、错觉,行动也会变得失常。
医学专家公认的重大突破是2001年人类基因组排序草图的完成,在这一基础上,各国科学家普遍指出,基因缺陷是许多严重精神病产生的重要因素,现已发现了约40个基因可能会与恐惧症的形成有关;另外,有一半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显然是有基因缺陷,而且这些缺陷经常出现在第6和第8条染色体上。
“神经递质”为中国学者突破性进展
最近几十年来,我国精神病研究主要集中于神经递质放面,由于临床效果很好,已经被国际精神病学界所瞩目。
所谓“神经递质”,是负责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多巴氨和五羟酸氨受体是两种主要的负责在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临床上把药物直接作用于多巴氨和五羟酸氨受体上,产生了很好的效果。由此我国学者明确提出了精神病致病机理的多巴氨假说。
目前,我国精神病学者主要关注谷氨酸、神经发育假说,以及氧自由基的损害作用等问题。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多基因―多因素模型,基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影响或触发了遗传效应进而改变了个体的发育过程。
医学专家古宇芬认为,胎儿时期的神经系统发育进程会对人的一生产生影响,如果胎儿时期神经发育受到影响,成年时期会发现脑结构异常。因此,通过胚胎时期神经系统的研究,寻找和基因紧密联系的临床生物标志,能够进一步确定哪些基因与精神病的致病机理可能相关。
早期干预持续有效 标本兼治尚待时日
记者采访的众多医学专家认为,通过“早观察”“早发现”“早治疗”,能够比较有效地控制患者病情,但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性进展,还需要各学科共同努力。
天津市安定医院范宝利认为,约有3成左右的精神病患者能够治愈,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能够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药物控制病情。
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学教授杨蕴萍告诉记者,我国轻度精神疾病患者人多面广隐患多,及早干预,可以减少很多社会问题。她强调:“早发现早治疗,不讳疾忌医,这是达到有效治疗的关键。”
不过,众多医学专家表示,抗精神病的一些药物有比较大的临床副作用,部分病人无法忍受副作用而抵触治疗,严重影响疗效;同时,研究精神病发病机理与定位精神病发病基因都是十分艰难的探索,前景估计不能过于乐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需要精神病专家、遗传学家,以及数学,统计学,流行病学多领域科学家的共同努力。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