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塞米松保护移植皮瓣机理揭晓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06-13 09:26:34
日前,由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中心和济南军区总医院整形外科共同完成的一项研究证明,地塞米松保护皮瓣与其减少中性粒细胞坏死数量,增加其凋亡水平有关。
岛状皮瓣是修复皮肤组织缺损的重要手段,但临床上常出现缺血-再灌注损伤。近十几年来,对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特别是中性粒细胞粘附、浸润对组织的损害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重视。但中性粒细胞凋亡与坏死在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作用并未得到深入研究。
为研究岛状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组织学,阐明中性粒细胞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及地塞米松的保护作用。研究人员将48只wistar大鼠等分为地塞米松治疗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组织学改变。
结果显示,治疗组皮瓣成活面积明显增加。光镜显示皮瓣组织学改变轻;透射电镜发现中性粒细胞坏死数量较少,凋亡数量较多,皮瓣毛细血管结构较完整;扫描电镜显示血管通畅,中性粒细胞活化程度轻,与血管壁粘附现象少见。对照组皮瓣组织学改变重;光镜显示术后1天即可见皮瓣内血管有大量血栓形成,皮瓣中性粒细胞浸润数量多;透射电镜显示皮瓣毛细血管结构不完整,内皮细胞坏死、脱落,皮瓣中有较多数量的坏死中性粒细胞,少见凋亡的中性粒细胞,3天时中性粒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但皮瓣中有大量溶酶体分布;扫描电镜显示血管附壁血栓形成多,血管内中性粒细胞活化程度重,与血管壁粘附现象多见。
据研究人员介绍,坏死与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两种方式。坏死是细胞的被动死亡,而凋亡则是细胞的主动死亡。中性粒细胞坏死后必然要释放大量的溶酶体等并导致组织细胞损害,而凋亡细胞则可被吞噬细胞吞噬以减轻组织损害。透射电镜上也可见到再灌注损伤3天对照组皮瓣内有大量的溶酶体。从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联合分析可看出,伴随着皮瓣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性粒细胞活化后粘附到血管内皮细胞上,进而穿透到皮瓣组织,经历了复杂的变化,最终坏死释放大量溶酶体等物质毒害皮瓣组织。中性粒细胞既然经历了如此复杂的变化,单纯采取抗自由基、抗白细胞粘附或扩张血管在临床上防治缺血-再灌注不能取得理想效果也就不足为奇了。采用地塞米松则可减轻中性粒细胞活化程度,减少其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数量,保护血管结构完整。也可减轻中性粒细胞坏死数量,调理中性粒细胞凋亡水平,从而减轻皮瓣损害,防治了缺血-再灌注损伤。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