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测试行业“体质”――如何增强医药行业免疫力(二)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3-30 01:12:10
|
五大滞后制约行业作为
从非典疫情对医药行业的正反两方面影响中,人们可以发现医药产销和行业管理方面尚有以下五方面不足。
第一, 医药企业战略研究滞后。医药企业战略研究最根本的任务是面对当今世界疾病谱的变化,研究医药产品结构发展的趋势,以及社会药品需求的动向,做出带有导向性、前瞻性、长期性的药品科研、生产、经营的战略决策。这次非典疫情暴露出来的问题,足以说明医药企业在大灾大疫面前,既缺乏前瞻性,更缺乏应变能力。不仅丧失了商机,而且影响了疫情的防治工作。
第二, 药品生产、供应应急机制滞后。药品是防病治病、灾情疫情需要的特殊商品,作为医药企业应具有两重性,必须坚持"重社会,重发展"的原则。但是,现有的药品生产、供应机制很难适应这一要求。随着市场化的不断发展,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风险的最小化、成本的最低化,始终是医药企业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定律。从另一方面说,一旦灾情疫情发生,政府必然要加大对药品的调控手段和行政干预措施,作为医药企业必须承担保障社会需要的功能,这就与现行的药品生产、供应机制发生了磨擦,一旦灾情、调度不灵,往往出现准备不足、反应迟缓、调度不灵,甚至出现诸侯割据、地方保护的现象,难以形成应急的药品生产、供应快速反应体系。
第三, 药品储备机制滞后。在抗击非典中,国家药品储备制度暴露出某些薄弱环节,如疫情需要的药品没有储备,有储备指标的药品和医疗用品又没有正直到位,储备库往往是"名存实亡"。产生这种现象的成因,一是由于疾病谱变化较快,我们对当今世界疫情流行趋势和所需要的药品了解不够,储备药品的确缺乏前瞻性、针对性;二是药品储备政策不到位,例如,目前国家对于储备单位仅仅是给资金额度和贴息资金,而银行资金的到位尚需企业用资产进行抵押贷款,实际上用的还是企业自身的额度,加剧了储备企业资金周转的困难;三是现行的储备制度难以解决储备企业的经营风险,如近两、三年来,国家为了遏制药品虚高价格,通过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和高频率、大面积、大幅度的降低药品价格,致使储备的药品不断贬值,而药品价格贬值的风险只能转嫁给储备的企业,严重挫伤了储备企业的积极性,降低了储备药品到位的效率。
第四, 政府对医药产业政策扶持上滞后。药品既是关系到国民身体健康的特殊商品,又是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国际性的产业。国际上,医药产业的发展都是以高回报率为支撑的,但我国在此方面相对落后。尤其是近几年来,国家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采取了一系理的改革措施,例如以低价位为价值取向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高频率、大幅度、大面积了低药品价格,在药品零售市场上诱发了价格大战,致使大多数医药企业不得不为自身的生存而苦苦挣扎。根本无力研发新产品、新剂型。一些基础较好的生产企业由于税赋过重,对科研费用开支控制过严,也影响了新产品的研发。
第五, 医药产品结构的滞后性和不适应性。在非典面前,医药产品结构深层次矛盾显得更为突出。行业整体存在着企业多、规模小、产品低水平重复的弊端。尤其是步入20世纪以来,疾病谱的变化越来越大、疑难病症越来越多,而我国医药企业缺乏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对新疾病谱的发展趋势研究和了解不够,对所需的防治药品的研究更是不足。因此一旦灾情、疫情发生,医药产业就失支了本来可以获取的商机。(未完)
(转摘自“医药快讯信息网”)
|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