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榆林市药品监管局构建农村药品“两网”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3-30 02:09:32
为了响应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积极探索和实践监管网络向基层延伸,加强农村用药监督”的要求,陕西榆林市药品监管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力构建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和监管网络(以下称“两网”),实现了农村药械市场的持续好转。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全市辖1区11县,有222个乡镇,5768个行政村,总面积4.36万平方公里,人口333.7万,其中农业人口287.6万。全市农村有乡镇医疗卫生单位244家,其中一半以上不能正常运行,有村卫生室4614家,占全市行政村的80%,全市农村药品经营企业328家,农村仅有64家,占全市总数的20%。县级药监机构组建时间短,自身力量不足,监督网络县以下没有延伸组织,农村药品供应网络与城镇相比形成明显反差。 2002年以前,该市农村药品市场存在的问题:一是缺医少药现象十分严重,农民买药难、用药难的问题非常突出;二是假劣药品不断流向农村市场,农民用药安全得不到保证;三是以诊疗为名,实为变相售药的现象比较普遍;四是一些医疗单位个体诊所非法从个人手中进药,无任何购药记录,购药渠道不规范。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榆林市药品监管局领导深入农村,了解情况,经过多次调研,充分论证,决定在佳县开展试点工作。佳县药监分局在工作方法和措施上,注重了“六到位”:一是搞培训、造声势,舆论宣传到位;二是交任务、压担子,目标职责到位;三是广交流、勤汇报,争取领导支持到位;四是鼓士气、强素质,工作主动性到位;五是给政策、促机制,监管积极性到位;六是重规范、有记载,健全档案资料到位。通过齐心合力,抓帮带促,佳县不仅形成了严格有序的药品监管网络,而且形成了自上而下的药品供应"网络"。佳县各乡镇中心药店药品统一由县药材公司供应,乡镇所属农村药店、诊所、卫生室由“中心药店”代购,全县实行统一零售价格,县药材公司让利4%作为“中心药店”的代办费,并层层签订供药协议,层层建立药品购进销售记录,规范了购药渠道,既方便了群众购药,又保证了药品质量。 目前,佳县农村有85%的个体诊所、村卫生室按要求从正规渠道购进药品,并建立了完整的购进记录,假劣药械发生率大大减少,药品合格率在98%以上;80%的村卫生室一次性器械使用后能及时销毁并有完整记录,促进了村卫生室状况的改善和药品养护管理的进步,药品质量明显提高。群众买药节约了购药时间,降低了购药费用,保证了及时用药。通过“两网”建设,不仅抓源头治理,规范了购药渠道,还提高了药店的信誉,促进了药品经营观念和方式的转变。同时,畅通了信息渠道,壮大了监管力量,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赢得了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2003年年初,在总结佳县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榆林市药品监管局又在全市农村开展“两网”建设工作,并与各县分局(所)签订了责任书,将“两网”建设作为全年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考核,以此解决农村药品供应和监管的突出问题。 各县分局借鉴佳县经验,经过认真调查,制定方案,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将“两网”建设全面铺开。米脂、子洲、定边三县,政府十分重视“两网”建设工作,专门由县政府发文,成立了领导小组,各县出台了“两网”建设实施方案。米脂县根据交通便利、人口相对集中的优势,实行药品集中配送模式,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监管网络;子洲、定边两县也从实际出发,建立了各自的网络;神木县药监分局实行分组包片责任制搞好药品监管,通过构建药品配送系统工程来保障药品供应。 “两网”建设使榆林市药品监管局的同志深深体会到:一是必须要有敢于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勇气;二是必须要坚持农村药品监管网络和供应网络建设“两手抓”的思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药品市场秩序混乱和农民用药难的问题;三是搞好“两网”建设必须紧紧依靠地方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才能使“两网”建设顺利进行,网络的综合功能和效益才能发挥得更好,对农民群众才会更有利;四是必须要认真探索更快捷、低成本的药品配送模式,注重对负责集中配送的药品经营企业的考察与选择。(转摘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