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离:“制药强国”有多远?(四)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3-30 04:24:51
|
中国医药工业“十五”规划发展具体指标如下:医药工业总产值年平均递增12%左右;医药工业增加值年平均递增13%左右;医药进出口额年平均递增6%左右;医药工业利润年平均递增13%左右。从2001年、 2002年医药行业各项运行指标情况分析,医药行业将 会超额完成“十五”规划目标,2003年医药经济增长速 度不会低于15%。有专家预计,“十五”期间,中国医药 行业年均增长速度将超过15%。到2005年中国药品营 业收入将达到140亿美元,2010年达240亿美元,成为 世界第五大医药市场。
尽管近年来国内制药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医 药经济专家认为, 目前中国充其量只是制药大国,从 “制药大国”走向“制药强国”的道路还十分漫长。仿制 能力很强、创新能力很低,构成了中国医药产业的重要 特色,也成为中国医药产业的致命“内伤”。以往20年 在生产力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国医药产业创造的市场, 似乎只在程度和数量上有所不同,对于不断出现的医 疗难题和世界医药市场,并没有什么特别惊人的贡献。 据国家药品监管部门提供的数据,中国医药市场的产 品结构中,非专利药占67%左右,在已获批准生产的新 药中,97%为仿制药物。
仿制不需付出高昂的研发成本,就可以迅速发展 起自己的工业产业,以低廉价位赢得一部分市场。因而 在经济发展的某一阶段,仿制被普遍当作一种捷径。然 而,仿制对企业、行业本身的发展并没有好处。占统治 地位的见解是,由于满足于仿制而缺乏创新的活力,缺 乏技术储备,缺乏产品的更新,会从根本上对企业、产 业的竞争力产生抑制作用。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 展和世贸组织条约中知识产权的约定将更加周密严格,仿制正受到来自发达国家的非难,面临被迫究的严峻现实。
虽然中国以低成本的人力资源和原材料优势而成为仿制性药物生产大国,但是,有医药经济专家认为,长远看,仿制性药物的获利空间毕竟有限。据国际制药企业协会联合会提供的全球医药市场份额显示,到2000年小分子新化学实体所占的比例就已达到83%,而非专利药品仅约占8%,生物药品和传统药品各占约4%。就中国市场而言,近几年研制新药占有的市场份额2000年为13%,这些新药几乎覆盖了所有的治疗领域,绝大多数产品来自于跨国公司。预计到2005年新药占有的市场份额将达到18%。
尽管未来10年内仿制药数量将持续上升,但份额较小,盈利空间也十分有限,而创新的优势在市场价值和经济效益上体现得越来越明显。近几年的数字统计显示,创新性药物研发平均获利超过300%,生产仿制性药物的利润仅为前者的1/10。中国有近6000家制药企业,其中规模较大的仿制药业企业年销售额仅为6亿美元左右,而同等规模创新药物企业的市场销售额却高达十几亿甚至几十亿美元。仿制与创新的市场收益形成鲜明的对比。
中国医药行业的梦想是,从“医药大国”向“医药强 国”转变。而真正的医药强国并不是依靠发展原料药, 而是立足于创新性药物的研发。(未完)
(转摘自“医药快讯信息网”) |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