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3-30 10:48:29
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面对国内巨大的市场空间,但在人才、技术、资金等
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竞争力令人担忧。针对这一现状,有关人士指出,强化研休 闲 居 编辑
发、提高营销水平、调整产业结构、重视质量管理就成为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应对
竞争的必要手段。
据分析,庞大的消费群体和政府的积极支持,使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空间
变得极为广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加速,医疗服务需求升级。
医疗器械越来越先进,其产品结构不断调整,功能更加多样化,市场容量将不断
扩大。同时,发达国家医疗设备与器械产业和制药业的产值大体相当。而我在
国,两者的比例却严重失调,这预示着医疗设备与器械产业在我国还有巨大的发
展空间。二是医院信息化趋势引发医械需求增长。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
展,医疗领域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将是今后医疗管理的发展趋势,这个趋势会引发
对影像化、数字化等高精尖医疗设备的需求增长,给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带来巨大
的市场空间。三是国家政策变化带动医械需求增长。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逐步
降低了医院对药品收入的依赖程度。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改造医院软硬件条件,
提高医疗服务收入是医院减少对药品收入依赖程度的重要途径,由此产生的对中
高档医疗设备的需求将构成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一个持续动力。
有关人士认为,巨大的市场潜力必然导致市场竞争更趋激烈,而国内医疗器
械生产企业的竞争能力不免令人担忧。在国内医疗器械行业销售收入排名前10
位的企业中,外资、合资企业就有7家;前50名企业中,合资、外资企业的销
售收入和利润总额都在50%以上,外资和合资企业成为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的主
力军。这主要是由于国外医疗器械产品技术含量都比较高,不少关键技术仍被发
达国家大公司垄断。我国除了超声聚焦等少数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外,技术总
体水平和国外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这种状况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
面对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空间巨大,而国内企业竞争力严重不足的状况,有关
业内人士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以下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第一,强化研发能力迫在眉睫。目前,国内医疗器械制造企业数量多、规模
小,缺乏研发和规模生产实力。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
金密集的高技术产业,涉及到医药、机械、电子、塑料等多个行业,生产工艺相
对复杂,进入门槛较高。现在我国医疗器械生产水平只相当于发达国家15年前
的水平。因此,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是当前国内医械企业的
当务之急。
第二,提高营销水平势在必行。在与国际龙头企业的竞争中,本土化的直销
将成为国内企业的优势,而忠诚度低、网络脆弱的代理模式则是进口产品市场营
销的软肋。因此,发挥直销优势,重视名牌效应,提高营销水平,是国内企业赢
得竞争的有力武器。在21世纪全球市场一体化的竞争中,企业更需要名牌产品
作支柱,应具备创名牌的战略意识。
第三,提升产业结构不容忽视。我国医疗器械工业必须保持较快的发展速
度,把常用的、量大面广的医疗器械作为发展重点,鼓励生产企业联合兼并,尽
快实现规模经济,以提高生产集中度和市场占有率。通过调整医疗器械产业、产
品和企业组织结构,促进医疗器械工业未来的发展。
第四,调整产品结构刻不容缓。要优先发展适用于地方医院的高质量中低档
产品,不能片面强调高、精、尖,而应综合考虑疗效好、质量可靠、成本低的产
品。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社会总体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县级和县级以
下医院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同时,随着医疗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医疗仪器的购
置、使用、维修成为各级医院所面临的新课题。医疗器械企业要开展市场分析和
需求预测,生产适销对路产品,保障医疗卫生需要,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此外,除继续加强传统手术器械、卫生材料、小型设备出口外,还要加
大设备类产品的出口,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使我国医疗器械在国际市场上
占有一定份额。
第五,重视质量管理提上议事日程。调查发现,造成国内医疗服务机构重进
口轻国产的主要原因是,国产大型精密医疗设备较国外产品在质量和售后服务上
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企业应积极地争取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把质
量体系认证视为企业进入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行列的资格证书和产品进入市场的
“入场券”。重视质量管理,做好ISO9000认证,加强售后服务,是我国
医械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长远大计。(《中国医药报》尚海)
(新华社提供,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