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防治“非典”药材走势简析(上)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3-30 12:20:46
随着非典疫情被控制,2003年红极一时的防治非典类药材,去年下半年
以来,大货走动减少,价格不断下走,一直处于疲软状态,似乎失去了注意力。休 闲 居 编 辑
自从2004年4月下旬安徽和北京两地区确诊数例非典病人后,非典类药材重
又引起大家的关注。现将4种防治非典药材走势简析如下:
金银花
非典控制以后,价格逐步下滑,至2004年1月下降为18-22元(千
克价,下同)。由于2004年药市开局不旺,大货需求不多,此价只维持到3
月上旬。从3月中旬又继续下滑,至5月上旬降为15-16元,其间有半个月
最低降为12-13元。这已与2003年非典以前的价格差不多。由于200
3年非典后银花价格不断下滑,手中持有高价货者在2003年年底以前亏本抛
出,市场大货存量减少。鉴于此情况,部分商户又从产地以20元左右的价格购
进一批充市,以备来年开春销售。根据以往经验,开春以后正是银花动销的季
节。因为这时候银花干度提高,而价格跟年前差不多,且即将进入销售旺季。一
些大户往往在这个时候购进一批大货。常年在3-5月的销量约占全年的40%
左右,而2004年开市以后,大货走动很少,使手持大货者被套牢,陷入了窘
境。眼看银花产新期日益临近,为避免更多的损失,他们不得不开始以保本价甚
至亏本价陆续销出。价低促动了销售,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市场的存量减薄,存
有大货者不是太多,社会存量主要集中在产地。产地的药农在2003年非典中
卖了高价,价低了一直不想卖,购销大户去年获利颇丰,降价也不大着急。这部
分人手里还存有相当的货源,不过,家种银花产新还要1-2个月,这两个月的
销量主要来源于产地。目前野生银花虽然开始产新,但产量不是很大,对家种银
花价格不会造成太大的冲击,且2003年家种银花属减产年,虽然目前产地货
源较多,但数量也不是太大。在这两个月之内将消耗一部分的货源,因此银花虽
然处于下降趋势,但估计在产新以前下降的幅度不会太大,以后市态要到家种银
花产新以后,视产量的丰欠才能见分晓。
太子参
属价格起伏较大的品种,在2003年非典中又一次跃上80-100元的
高价位。可是好景不长,非典过后,价格节节回落,至2004年1月,统货价
降为24-26元。由于前几年价格较理想,新产区发展较快,使社会存量增
加,价格下降,20世纪初头两年价格处于较低位,统货价在10元左右徘徊。
从2002年9月起,价格开始回升,统货价格达到15-16元。经过200
3年非典的暴升暴降以后,至2003年6月回到15-16元的价位。200
3年产新以后不降反升,从6月的15-16元直升至10月的25-26元。
产地的价格也从开始产新时的13-14元升至后期的23-24元,在产地形
成了抢购之势。众商看好太子参未来行情,是太子参价格上升的主要原因。
2003年太子参的全国市场背景:一方面连续两年低价和安徽等地受水涝
减产及非典时高价的吸引。而另一方面,其它产区没有减产,像福建产区,仍保
持前年的产量,新产区贵州不但没有减产,反而有所增加,同时社会存量仍相当
可观。开始大家只看到前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后一个方面,于是众商看好其后市,
产新时在产地形成了抢购局面,促使价格上升。及至后来对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
以后,市场和产地都平静下来。当时某企业准备在产地大量收购,后来通过全面
了解和分析以后,及时退出产地,停止收购,不失为明智之举。
2004年以来太子参走势并不乐观,大货走动少见,价格呈下滑趋势,统
货价从3月的25-26元下降为5月初的21-23元。期间有持陈货者急于
抛售。有的是2-3年的陈货,颜色已变,一般的陈货价格在15-18元左
右。去年太子参行情一路看涨,激发了产地药农的积极性,及时留足了种苗,扩
大了种植面积,今年气候如不出现异常,产量肯定又要增加。预计产新前该品价
格比较平稳,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鲜货的收购价格不断上升,从开始产新的
2.5-3元升为后期的4-4.5元。至10月份由于升价太高,大部分人陆
续停止了收购。同时由于价格看升,产地药农及商贩产生了惜售心理,价格处于
相持阶段。(未完待续)
(新华社提供,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