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康复对心肌病人很重要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4-11-27 14:12:49
哈尔滨市的王先生,最近两年因患扩张性心肌病一直卧床不敢活动,并反复住院,住院间隔平均13天左右。前年8月王先生突发呼吸困难、胸闷,左腿静脉栓塞且出现左下肢坏死,家人将其送至黑龙江省康复医院心肌病康复科,经采用硬膜外阻滞术治疗,患者心衰很快得到纠正。随后,王先生在医生指导下每日进行运动康复训练,一个月后痊愈出院,且两年来病情稳定,未再次入院治疗。
心肌病是心脏病致残率较高的疾病之一,5年存活率仅25%,患者通常生活无法自理,并反复住院,一般其病程晚期住院间隔平均27天左右,且绝大多数患者在病榻上度过余生。目前,心肌病在我国居心脏病发病率第四位,国际上公认的根治方法是心脏移植,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心脏移植还无法在我国大规模开展。心肌病的康复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没有进行心脏移植的晚期心肌病患者。康复的重要内容是在心功能测定的前提下,对患者进行运动康复并结合药物治疗。休 闲居 编 辑
对于心肌病合并严重心衰、心律失常的患者,首先要为他们进行硬膜外交感神经阻滞的康复治疗。实践证明,该方法能够快速解决患者心衰及心律失常,目前已成为心肌病患者康复的必要措施。在经过科学系统的运动康复治疗后,患者增大的心脏都得到明显回缩,在该院治疗的500余名患者中,其病后复发率两年均只有11%。医学研究证实:交感神经阻滞术能够扩张小动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心脏负荷,降低心率,最终降低心肌耗氧量。还能够改善左心室功能,尤其是舒张功能,调节心肌顺应性,抑制儿茶酚胺和血管紧张素Ⅱ的合成,减少其对心肌的损害。在此前提下,医生根据患者的运动耐量试验结果,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这也是心肌病康复治疗的先决条件。现代医学证明,对心肌病的治疗应在一个限度内进行适量的运动康复。
传统的观点是:病人一旦被诊断为心肌病,惟恐增加心脏负担,不敢活动,终日卧床。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因为长期卧床会引起血液黏度增加,易引起静脉血栓、骨质脱钙、肌肉萎缩、胃肠道功能紊乱等,不利于心功能的恢复。前面提到的患者就是由于长期卧床得不到系统的康复训练,因而反复住院。
现代医学证明,运动康复可以减少这些副作用的发生:适当的运动可使运动肌群代谢改善,毛细血管数量增加,从而使运动时血液循环效率提高,相对减少对心脏射血的要求;运动可使血液中儿茶酚胺浓度下降,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心率减慢,心肌耗氧量减少,从而有利于心功能的改善;腹式呼吸有利于对肝脾按摩,减少内脏淤血及改善内脏功能;运动还能改善血液循环,减少静脉血栓形成和静脉炎。
专家指出,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训练强度不能过大,否则心脏不能耐受,易发生意外,必须根据运动试验的结果决定训练强度,不能超负荷运动。比如,你只有步行耐量,就不能参加长跑;只有打太极拳的耐量就不能跳健美操。心肌病的运动康复有几个注意事项:首先是个体化原则,不同年龄、性别及兴趣不同的病人需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运动计划;其次是循序渐进原则,运动锻炼第一步是恢复患者发病前的原有功能,例如生活自理能力,第二步才是在此基础上恢复运动及工作能力,切忌盲目求快,发生意外;第三在运动训练中要坚持持之以恒的原则,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如果中断运动,原有训练效应可以在数周内完全消失;第四是要注意全面性原则,不能只注重某一肢体的活动,那样易产生单个肢体的疲劳,不同肢体分别运动则不易产生疲劳,并且多样化的全面运动还可以起到协调的促进效果。在采用硬膜外交感神经阻滞治疗后,心功能Ⅳ级的患者可由治疗师在床上为其做被动的肩、肘、膝关节的活动,每次5~10分钟,每日1~2次,并指导其如何在床边小坐,下床吃饭洗脸,听收音机;心功能Ⅱ~Ⅲ级的患者可在治疗师监护下进行踏车训练等。
心肌病的康复治疗是药物、运动、饮食、教育、营养及心理的综合治疗。除运动康复外,心肌病人的饮食调节也很重要,例如心衰Ⅰ°的患者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能超过2.5g,心衰Ⅱ°的患者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能超过1.25g,心衰Ⅲ°的患者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能超过0.5g等。并且心理治疗需贯穿整个康复治疗流程。临床医生通过综合测定及评价结果为病人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根据病情恢复程度,定期进行康复评价,不断修改治疗方案,直至病人康复出院。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