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的暗示有害身心健康 !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3-08 21:00:05
老王的胃镜检查结果显示“萎缩性胃炎”,他是一个受暗示性影响极重的人,受到医生“萎缩性胃炎会癌变”这种简单解释的心理暗示作用,老疑心自己的“胃病”会癌变。而亲朋好友的不断关心,每次看病医生对胃病患者要注意癌变先兆症状的一次次交待,以及老王经常翻阅杂志对号入座的想法,使他不断强化了“我的胃病会癌变”的心理角色。结果,胃病不见有任何好转,却使他平添了一身哀愁,整日忧心忡忡,憔悴不堪。
人们对外界事物所产生的反应,可以受暗示的影响,这种心理现象是相当普遍的。暗示是一种语言的或者感觉性的提示,它可以唤起被暗示者一系列的观念或动作。直接谈话可以产生观念的联想,不断重复的暗示,可以产生单一的概念而使人的心理和生理发生变化。暗示从形式上来说有两种:一是“他暗示”,即暗示者以某一观念暗示对方,使这一观念在被暗示者的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发生作用;二是“自暗示”,大多数是病人把某一观念自我暗示,并在情感、意志等方面发生了作用。由此不难理解,暗示在临床上的双向作用,既可促进病情好转,又可使病情恶化。如老王因医生不经意的简单解释,疑心自己的“胃病”肯定会癌变,以致情绪压抑,紧张不安,这是“自暗示”作用的结果;以后受到亲朋好友的关心,及医生一次次复诊的注意事项交待,反而更使他病情迁延不愈,这是他受“他暗示”的结果。休 闲 居 编 辑
像这种因受不良暗示而“百病缠身”的情况在临床上屡见不鲜。有的病人吃了不少药、跑了多家医院,不仅原来的病没治好,反而又引发了其他的症状,这是为什么呢?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病人疑病心理和情绪紧张对机体产生的作用。由于人的大脑机能活动影响着机体的其他活动过程,紧张、焦虑、忧虑等情绪变化通过自主神经的输出冲动或激素作用,影响躯体功能,引起生理变化而致病。所以,躯体疾病也有其心理根源。
这说明正确运用临床心理科学中暗示的双向作用,特别是医务人员和家属在接触病人时,要以文明、谦虚的态度,关心、体贴病人,语言中肯,并注意观察病人的情绪状态,及时给予开导,根据病人的性格特征,充分发挥暗示的积极作用,避免不良的暗示言行。这对于减轻病人疾苦,促进病情康复具有普遍重要的意义。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