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预防自杀日:心理危机干预者要拯救绝望灵魂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5-08-17 22:12:48
关键时刻,“自杀干预”志愿者急急赶去,却常常被挡在现场外。沪上首个心理危机干预培训班成员说——有人寻短见 我们来相劝
对一时想不开的人,救了命之后还要救他们的“心”休 闲 居 编 辑
大家都知道9月10日是教师节,但有多少人知道,明天还是第二个“世界预防自杀日”?在心理危机步步紧逼的今天,我们身边出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全身心挽留、拯救那些绝望的灵魂——他们被称为心理危机干预者。
会议室里,从满头花发的老者到满脸稚气的青年学生坐得满满当当,大家都专注地盯着演讲台上正滔滔不绝的老师,脸上流露出凝重。这是本市首个心理危机干预培训班上的一幕。上周六,这个在浦东公利医院连续开讲5周的培训班上完了最后一课,也培训出了近30名拥有一定心理危机干预技能的“专业人士”。明天,他们将进入自杀干预的“实战”,坐堂公利医院的免费“心理危机干预门诊”,向全社会发出挽留生命的呼唤。
惠小平技巧织就护心网
在浦东公利医院的急诊室里,急诊科副主任惠小平翻开手头一份沉甸甸的记录。记录显示,半年来,该院平均每3天就接诊1名自杀未遂者,其中最年长的68岁,最小的21岁,总计多达50余人。
面对“寻死的人”,如何织就一张心网护住那颗几近破碎的心,把生命从悬崖边及时地拉回来?这需要高超的技巧、敏锐的直觉和异乎寻常的感染力。而这,也就是举办首个心理危机干预培训班的初衷。惠小平说,培训班成员有两类:一类是拥有正规医学专业或心理学专业学历证书的专业人士,一类是拥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业余爱好者。
老王别人高兴我高兴
脸上始终堆满亲切笑容,聊天时,温和的口气让人感觉好像邻家伯伯一般。眼前这位已年过半百的老王有种很特别的亲和力,让人在很短时间内就会对他产生一种信赖感。
“我天生比较擅长和人打交道,特别愿意帮助别人。看着别人高兴我就高兴,这是一种无法言说的天然快乐感觉。”王荣国憨厚地笑着说道。
从小就对心理学有浓厚的兴趣,王荣国在2003年拿到了上海市心理咨询师证书,成了个半专业人士。8月中旬,当他得知沪上首个“自杀干预”培训班招生的消息,马上就报了名。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些大大小小的心结,问题在于怎么去解。有自杀倾向的人往往把心结打了死结,才会走上不归路。”老王说,“自杀干预者最主要的工作,是帮助轻生者解开心结,把他引导回正常的心理状态。”
李艳不坐视生命出轨
她很忙,不到十分钟的采访过程中,两次被电话打断,她只能抱歉地笑笑。眼前的李艳看上去和普通的外资白领没什么两样。
“虽然我懂点心理知识,却不知道现在有那么多人在生死间徘徊不定。现状比想象的要严重得多。”李艳说,面对自杀者,我们并不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生命逝去,通过正常的心理疏导,我们可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
“世界是这样的美好,我想把每个在生死间游走的人都拉回来,让他们和我们一样享受阳光的亲吻。”李艳对于做好心理危机干预志愿者信心百倍。
陆建华想干预无处干预
陆建华是被采访者中唯一一位专业心理咨询师。经过系统学习,他越发感到心理危机干预的紧迫。
“要自杀的人不是心理有毛病,只是有心理上的困惑,而这个困惑是一个长期积累下来的结果。所以,自杀干预者仅仅有一腔热情是不够的,只有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方法,才可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陆建华说。
令他遗憾的是,目前上海还没有建立一个自杀干预中心。这让那些想寻求帮助的人求助无门,也让那些懂得自杀干预的人无从干预。“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接到通知说有人试图自杀,但赶到现场后,我们却被抢险救人的消防官兵拦在了现场外。”
自杀干预有效性近九成
9月4日,一女孩在铁路上海站内扬言寻短见;9月6日,一中年妇女吞金轻生;9月7日,一17岁少女在哈密路新泾港跳河自杀……仅仅40天里,本报962288新闻热线就接到近30条关于自杀的新闻线索。
研究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在我国,平均每2分钟就有1人死于自杀,8人自杀未遂;每年有28.7万人选择用这种非正常的方式踏上不归路,而自杀甚至已成为15岁到34岁人群的“首要死因”。
当生存压力越来越让人窒息时,自杀成了许多人的逃避方式。也正因为如此,心理危机干预,尤其是其中的“自杀干预”成为社会的重要工作之一。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副教授单怀海告诉记者,心理危机干预在国外已进行了三四十年,从国际经验看,自杀干预的有效性接近90%。而在我国,它还处于起步阶段。
许多心理学专家认为,目前上海的心理危机预防,在预防体制和专业机构、人才的资源整合方面还存在不足。他们建议:上海应成立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中心可以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牵头,由上海部分大学的心理学研究人员、公共卫生研究人员和精神卫生中心等部门参与合作,由点及面、层层铺开,在整个社会织起一张保护网,不让一个人放弃生的希望。
世卫组织呼吁关注青少年自杀
世界卫生组织昨日在日内瓦发表公报指出,全球青少年的自杀率正逐年增长,自杀手段趋于暴力化,这一现象应当引起各国高度重视。
在9月10日“国际预防自杀日”到来之际,世卫组织的公报指出,自杀每年造成约100万人死亡,全球平均每40秒就有1人死于自杀。在大部分欧洲国家,每年死于自杀的人数已经超过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
公报说,理想与现实之间差别过大是青少年自杀者趋多的重要原因。世卫组织还呼吁媒体不要渲染自杀事件,不要炒作某些自杀频发的地点,更不要详细介绍自杀方法以及将自杀原因简单化,以避免“模仿性自杀”。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