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理健康吗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4-08-24 12:28:57
对自己的态度:心理健康六种标准之一
心理健康与精神障碍构成了人类精神活动的两极。K·Jaspers说得很有道理:理解极端是理解常态的钥匙,而不是相反。休闲 居 编 辑
精神障碍是一个临床诊断概念:症状必须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并且持续足够的时间,或在某一时段里以一定频率反复出现,才符合临床诊断的标准。因此,没有精神障碍并不等于心理健康。就这个意义说,心理健康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所以才值得我们大家去追求。
我从六个方面对心理健康进行描述,所谓六个方面,也就是六种标准。这六个方面有某些重叠之处,却更能充实心理健康这一概念的内涵。同时,作为对比,我们会随时将相应的精神障碍或心理不健康的各种情况联系起来,这样,我们有可能对心理卫生和精神病学的研究对象和领域获得较全面的把握。
一、对自己的态度
(1)必要时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
能看清自己的长处或短处。在成功时不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而得意忘形,而在失败时又能看到自己曾经遭受过失败,并克服过困难,不致悲观沮丧。
不健康情况有两种:一是几乎时刻忘不了自己,尤其是在社交场合下,总担心自己的弱点会流露出来,担心自己会紧张、不自然甚至脸红、口吃等,这是社交恐惧者常有的尴尬。另一种情况是长期对真实自我的压抑,误将理想的我当作真实的我,有苛求、完美主义等尖锐的心理冲突,而持续下去便是神经症。
(2)能把自己客观化
实际上是对自己有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站在别人或社会的角度来审视自己,才能恰当地评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过分孤僻,很少与别人交往,缺乏沟通的人,对别人缺乏理解,也就不大可能了解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这样的人很难恰当地评价自己。
常见的不健康情况是自卑,而自卑的通常代偿则是追求优越感,这些都容易导致心理冲突,人际关系失谐以及适应社会困难,严重者则迟早陷于精神障碍之中,很可能对自己过分挑剔,或者顽固地坚持己见,一遇挫折或失败则归咎于人,甚至渐入偏执状态。
由于不能客观、恰当地评价自己,这种人往往虚荣心重,缺乏精神上的脊梁骨,要靠别人的认可和赞赏才能支撑。这种人也可能倾向于把别人实际上与自己无关的言谈、表情和举止误认为是针对自己,并且认为带有拒绝或蔑视的含义。
显然,经常对自己有恰当的评价,对于扬长避短,发挥潜力都是必要的,而这样的生活历程也就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过程。
(3)关于自我的情感
心理卫生文献最常提到的是,一个人应该接受(日本学者称之为“悦纳”,更佳)自己,包括弱点和缺陷。
实际上,每一个人真实的自己与他理想中的形象总是差距,但真正健康的人不为自己的某种心理缺陷而抱怨,甚至在生活中很少为它们操心。当然,我们不应该误以为健康人总是自满自足的,应该说,健康人看待自己的缺点就像看待这个远非美满的客观世界一样,不论生活带来什么,一概加以接受(不否认、不拒绝、不掩盖回避),这是一种健康的关于自我的心情。
(4)身份意识
有的心理学家特别强调身份意识在一个健康人发展中的重要性,认为身份是人格发展的第五个阶段(前面四个阶段是:基本的信任、自主、创造性或始动性、勤奋),自我意识的同一性是成功地渡过既往连续四个阶段的经验自然积累起来的内在资本,使得一个人确信有能力保持内在的统一性和连续性,而这恰与他在别人心目中的统一性和连续性相匹配。
一个人身体难免会患病或受伤,体型有时会改变,具有确立了的身份意识的健康人不会出现自我混乱等体验。这意味着,体象与身份意识有关,但健康人的身份意识不会因心理社会和身体的干扰而发生改变,反之,体象障碍常常跟身份意识尚未牢固树立有关。
一个人在与不同的别人打交道,或在不同社会处境下往往扮演不同的角色,但不论角色如何变化,身份意识都保持它的统一性。有几种形式的角色累赘(rolestrains)是与身份意识相联系的。
青春期的身份危机(identitycrisis)是不少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加以克服的。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长期目标、职业取向、交友的模式、性取向和性行为、对群体的忠诚以及价值观等来评定他的身份意识是否已经树立。
精神创伤或心理冲突可以破坏不大牢固的身份意识,出现人格解体或发作性身份障碍(属于一种分离性障碍)。
某些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也可以破坏身份意识,出现各种特殊的精神症状。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