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会战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1-03 09:31:41
苏德战争期间,德苏两国军队于1941年9月30日~1942年4月20日在莫斯科附近地域进行的一系列大规模攻防战役。
德军在攻占斯摩棱斯克和基辅、推进至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附近后,集中兵力向苏联首都莫斯科发动进攻。根据“台风”行动计划,德军企图首先围歼苏军主力于维亚济马和布良斯克地区,尔后以强大的装甲摩托化兵团从南北两翼实施钳击,步兵兵团实施正面进攻,于入冬前攻占莫斯科。为此,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司令为F.von博克元帅)沿西德维纳河、罗斯拉夫尔、格卢霍夫一线展开3个集团军和3个装甲集群(10月6日起先后改称装甲集团军),第2航空队担任空中支援。其总兵力为76个师又2个旅,约180万人、坦克1700辆、火炮1.4万余门、飞机1390架。苏军决心保卫莫斯科,依托纵深梯次配置的防御阵地,阻止德军向莫斯科突进并予以大量杀伤,为转入反攻创造条件。为此,苏军在莫斯科接近地先后建立勒热夫-维亚济马和莫扎伊斯克两道防线,西方面军(司令为I.S.科涅夫上将)、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为A.I.叶廖缅科上将)和预备队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S.M.布琼尼)在奥斯塔什科夫、叶利尼亚以西、波加尔以东一线及其后方组织防御。总兵力为15个集团军和1个集团军级集群,共125万人、坦克990辆、火炮7600门、飞机677架。会战按苏军作战行动性质可分为三个阶段。休 闲 居编辑
第一阶段,苏军防御(1941.9.30~12.5)
在这一阶段,苏军实施了维亚济马、奥廖尔-布良斯克、莫扎伊斯克-小雅罗斯拉韦茨、加里宁-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和图拉防御战役。9月30日,德军第2装甲集群开始从绍斯特卡地域向布良斯克方向迂回包围,一部兵力向奥廖尔方向实施突击,10月3日占领奥廖尔。10月2日,德军第3、第4装甲集群分别从杜霍夫希纳和罗斯拉夫尔地域发起进攻,向维亚济马以东迂回包围,步兵部队实施正面钳制和翼侧突击。翌日,苏军预备队向德军实施反突击,未能封闭突破口。7日,德军在维亚济马附近会合。苏西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所属4个集团军陷入合围。10日,德军一部从格扎茨克、米亚特列沃和卡卢加以西地域向莫斯科方向发起进攻,另一部向加里宁方向实施追击。同日,苏军将预备队方面军并入西方面军,由G.K.朱可夫大将指挥。12日,苏联国防委员会决定建立莫斯科防御区,动员45万市民构筑工事,新建若干民兵师,做好巷战准备。13日,苏军维亚济马集团大部被歼,一部突围,卡卢加失守。14日,布良斯克方面军所属3个集团军被德军合围在布良斯克南北地区。同日,德军突入加里宁市。17日,苏军成立以科涅夫为司令的加里宁方面军。18日,德军占领莫扎伊斯克,继而突破苏军第二道防线。23日,苏军布良斯克集团大部被歼。德军称在维亚济马和布良斯克战役中,俘虏苏军67.3万人。至10月底,苏军以顽强防御将德军阻止在加里宁、纳拉河、图拉一线。11月7日,在德军逼近莫斯科的情况下,J.V.斯大林在红场照例举行庆祝十月革命胜利24周年阅兵式,受阅部队直接开赴前线。15~17日,德军经过10多天的调整和补充后,先后向克林、罗加切沃方向和图拉、卡希拉方向发起进攻,企图从南北两翼迂回莫斯科,但遭到苏军的顽强抵抗和严寒与道路泥泞的困扰,进展十分缓慢。11月底至12月初,北路德军一部在亚赫罗马地域渡过莫斯科河-伏尔加河运河,在东岸建立登陆场,另一部在运河西岸进至莫斯科以北34公里处;中路德军在纳罗福明斯克附近强渡纳拉河,向莫斯科正面发起进攻,进至莫斯科西南40公里处的戈利齐诺地域;南路德军逼近卡希拉。11月27日~12月5日,苏军约6个集团军在莫斯科南北两个方向实施反突击,于亚赫罗马、红波利亚纳和图拉以北地域击退德军进攻,恢复了纳拉河沿岸的原有态势。
第二阶段,苏军反攻(1941.12.5~1942.1.7)
1941年12月5~6日,苏军利用德军预备队消耗殆尽、失去进攻势头的有利时机,出其不意地在加里宁至叶列茨一线开始全线反攻,先后实施了加里宁、克林-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图拉、叶列茨和卡卢加进攻战役,并在罗斯托夫和季赫温方向展开积极的配合行动。8日,德军被迫转入防御。9~30日,加里宁方面军以强攻收复加里宁市,尔后向勒热夫方向发展进攻;西方面军右翼陆续解放伊斯特拉、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和克林等地;西方面军左翼实施向心突击,迫使德军撤出图拉东北突出部,消除了莫斯科南翼的威胁,进而解放卡卢加;西南方面军右翼占领叶列茨,向西发展进攻。德军遭此失败后,A.希特勒解除了陆军总司令W.von布劳希奇元帅等高级将领的职务,自任陆军总司令,命令东线德军坚守待援。至1942年1月7日,苏军在反攻中重创德军38个师,前出到勒热夫、鲁扎河、莫萨利斯克、韦尔霍维耶一线。
第三阶段,苏军总攻(1942.1.8~4.20) 苏军最 高统帅部决定利用德军失去进攻势头的有利时机,在西方、西北和西南战略方向发起总攻,并以西方正面为主攻方向。1月8~9日,西方面军、加里宁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和西北方面军左翼,先后发起勒热夫-维亚济马、托罗佩茨-霍尔姆和博尔霍夫进攻战役。1月18日~2月24日,苏军第4空降军1万余人在维亚济马以南及西南地域多次空降,与突入德军后方的西方面军一部会合。至1月26日,苏军合围德军奥列尼诺集团,从深远包围德中央集团军群。2月初,来自西欧的德军增援部队(12个师又2个旅)和中央集团军群北翼部队,分别在尤赫诺夫以北和勒热夫地域实施反突击,合围进攻维亚济马和奥列尼诺的苏军部队。苏军的态势急剧恶化。4月20日,苏军最高统帅部命令西方向部队转入防御,撤回外线作战部队,会战至此结束。
此战,苏军经艰苦奋战粉碎德军对莫斯科的进攻, 向西推进100~350公里,解放莫斯科州、加里宁州、图拉州、梁赞州以及斯摩棱斯克州和奥廖尔州部分地区,但未完全实现围歼德中央集团军群的企图。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首次遭到重大失败,损失官兵50万人(其中冻死冻伤10万余人)、 坦克1300辆、 火炮 2500门、汽车1.5万余辆。苏军的这一胜利宣告了希特勒闪击计划的破产,改善了苏军的战略态势,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地位,为苏德战场的根本转折奠定了基础。会战中,德军虽在初期取得一定战果,但因战线过长,补给不足,缺乏预备队和冬季作战准备等原因而终遭失败。苏军则不断完善纵深梯次配置的防御体系,加强对空和对坦克防御,重视战略预备队的组建和适时集中使用,善于组织炮兵进攻及各军兵种和游击队的协同,从而初步扭转了战局。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