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不了老板的阴晴变化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4-06-04 07:44:27
主持人的话 上海市职业介绍中心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民营企业已稳居第一用人大户,占所有类型企业招聘总人数的27.9%。但在广大应届毕业生的心目中,民营企业目前仍只是第三选择,位居三资、国企之后。东华大学就业办负责人称目前已签约的学生中约90%流向国企和外企。但是有过职场经验的人,可能未必赞同大学生们的这些想法。你是否也对民企望而却步呢?民企真的不如三资、国企有吸引力吗?
接受“创业精神”的熏陶休 闲 居 编 辑
朱文平 25岁 民营企业职员
我老家在浙江,打从中学时代起,就非常爱读浙商的创业故事,希望将来也能创出自己的一番事业。大学选择了工商管理专业,经常读些跨国公司领导人的传记,并将他们与浙江企业家作一番比较。尽管分析起来头头是道,但毕竟没见过真正的民营企业是怎样运作的,所以决定毕业后要到一家出色的民企工作,接受“创业精神”的熏陶。
应聘的时候压力不小,父母觉得民营企业不稳定,要我考公务员、进国企,可我还是想学学浙江企业家们的“绝活”。最终我被一家很大的民营企业录用。工作一年多来,自己感觉最深刻的就是“时时创业”的企业文化,不躺在现有的成绩上,而是时时给自己增加危机感。这里面尽管刻上了很深的大老板的印记,但他的管理思想非常符合实际而不专制。虽说是家族制企业,但在企业里已经形成了一股谁能干就能脱颖而出的风气,并不“排外”。今年有几个同事就因为业绩出色每人奖了一部汽车。而且,企业高管里面,家族之外的人已经占到大多数。对于我这个刚入门的人来说,感觉企业正向现代企业转化,向书中那些跨国公司挺进,让人工作起来很振奋。
因此,我想即使以后自己不创业,在企业里当个职业经理人也不错,一样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受不了老板的阴晴变化
kathy 24岁 公司职员
去年大学毕业之后,我进了一家民营企业。相较于同班同学,很多人进了国企、外企、合资企业,我当然心有不甘,在朋友的怂恿下,我决定辞职考研。那天,我去找老板谈,说当天就要走。照理,我这样说走就走是很不合程序的,好在老板非常体谅我,像长辈一样劝我慎重考虑,答应帮我保留一段时间职务,如果我考研不成,想回来,随时欢迎。
这件事情让我感受到了民企老板管理的人性化。但有时候在这种人管人的体制下,公司很容易变成老板的一言堂。一次老板出国考察了一次,回来就激情万丈地说要改革,于是公司里一些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制度,一夜之间被新制度取而代之。当然不能说老板这种改革力度一定不好,有时候他一个人拍板决定的事情,反而眼光独到,实践证明他的决断是正确的,但频繁地改动,对于我们跑腿的来说,有时未免太快了,实在适应不过来。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的福利也常常随着老板的喜怒而变动。我们的福利基本就靠老板的口头承诺。大家齐心协力好不容易说服老板周末组织出游换换心情,隔天老板一发脾气:“你们还想换心情,我看你们需要换脑子。”这不,我们的出游就泡汤了。因为钱都是老板辛苦赚来的,钱的使用原则就是要花在刀口上,所以即使是每周固定的聚餐,老板也常会提醒大家选便宜点的饭店。总之,在这里干活,想多一点福利是比较难的。
从民企职员到老板
周女士 42岁 私企老板
我们这一辈人当初都是一毕业就被分配到各大国有企业工作的,那时候没有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的概念,也不懂得职业规划,只知道有一份工作,就要认认真真地做。
1992年,我们单位的软件开发部开始走下坡路,工作非常轻闲,而我刚刚生完孩子,想干点事情。恰巧有人认得一位海归正在着手经营自己的公司,也是与电脑相关的,需要人手,于是我就去了。从文秘做起,说是文秘但是公司缺人手,所以方方面面都会涉及一点干一点。很多商务方面的事情我之前从未接触过,感到很新鲜,同时也在很短的时间内学到了很多东西。半年后我就升职加薪,然后几乎每半年都会升一级,很快做到了总经理助理的位置。在这家企业工作了4年,每一块都做,这样的积累为我奠定了后来自己开公司的基础。我的公司这几年发展比较好,在业内也算小有名气。
自己做了老板,一直把我的公司跟其它国企、外企比较。我觉得公司对于个人而言,没有民营、国营、外企之分,而只有规模大小之分。而我们的优势就在于规模相对较小,各方面反应都比较快,管理比较人性化,还能给员工提供比较宽广的上升空间。我们新招一个员工进来,经过一段时间培训,如果这个人确实有能力,最快3个月就有可能做到项目负责人。人性化的管理容易造就轻松的氛围,老板跟员工一起吃吃饭、看看电影、出外郊游都是很自然的事情,彼此之间的沟通比较直接,工作没有距离感。
转了一圈还是回到国企
肖俊 29岁 国企职员
记得大学毕业时,民营企业的声势已相当浩大,同学们已经扭转了非国企不进的观念。国企稳定,但是民企的制度更加灵活,接受锻炼的机会也比较多,待遇也比国企好,我在左右为难中最后敲定了一家南方的民企。
这家民企在行业里有着相当的名气和地位,但时间不长,我就渐渐发现了该企业的一些弊端,因为企业草创之时,是老板和几个兄弟一同出钱出力的,现在企业做大了,其中的几位虽然不懂业务和管理,但是仍然占据着高层管理的位置,而老板一个人显然无法对这么一大摊子的事情实行有效管理。于是,上面的决策得不到有效传达,下面的创意也无法为高层所获知,久而久之,大家原本团结在一起的心就涣散了,纷纷抓紧眼前利益,我不愿意趟这潭浑水,一纸辞呈把自己给解脱了。
半年后,我来到了苏州的另外一家民营企业,这一次,我特地选择了一家家族色彩比较淡的企业落脚。很明显,企业在很努力地向一些成功的民企学习,但是比较下来,我觉得它在规模化经营和制度的灵活创新等方面还远远比不上民企比较成熟的浙江和广东,再加上福利待遇方面的保障不够,我又一次感到了前途的渺茫。在一次人事调动的时候,我乘机提出了辞职。
转了一圈,我现在还是选择了一家国有企业,我觉得这里的工作条件比民企要成熟一些。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