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已的小资生活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03-05 02:30:48
我有一个也算是出身名门的朋友。她的祖父是一位颇有些名气的研究英国文学的学者,虽然同样是搞外国文学的,研究英法文学的人总会给人感觉更多几分洋味儿。于是她经常和我津津乐道的话题中就有这样一段她儿时的回忆:每周日下午她祖父家有一段固定的“下午茶”时间,喝的虽然不是正宗的伯爵奶茶,但也毕竟是正经研磨后煮出来的咖啡,而不是现在常见的那种任谁都可以舀一勺出来用开水冲调的速溶咖啡,所配的甜点也是那个年代并不易得的进口牛油曲奇。这种回忆也许很令人神往,但现在各种诸如“上海的金枝玉叶”之类的怀旧图书泛滥之后,我才发现她当年的那点煮咖啡与曲奇充其量也就是点“小资情调”。
我自己大量接触咖啡是在工作以后。我的办公室楼下有一个咖啡厅。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坐在那家咖啡厅里就着一杯咖啡疯狂码字儿挣钱。有一天我坐在办公室里打游戏时正好碰见过去的一位女同事来访。她如今是一家时尚杂志的主编。旁观了一番我们这群人浑浑噩噩的生活状态后她突然冒出了一句:“没事的话待会儿一起去喝咖啡吧。过一过东区生活。”所谓的北京“东区生活”在我看来等同于“小资生活”。休 闲 居编 辑
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在咖啡厅里写字时不自觉地“小资”了一把,虽然我去那家咖啡厅完全是因为嫌楼上办公室里太吵,懒得去接没完没了的电话,而且咖啡厅里的那一小杯咖啡在我看来远不如牛饮一桶速溶咖啡来得过瘾。
至于前面提到过的我那个朋友,她现在正每天晚上和她的男朋友频繁出入于各种酒吧、咖啡厅与冷饮店。不过她如今更多地注意的不是哪家的咖啡地道,哪家的甜点正宗或是哪家的环境优雅,她更关心的是这些地方的营业时间到几点,有没有吸烟区与洗手间。因为她和她男友各自的住所相距太远,而未来结婚后一起住的房子又没有着落,他们只好每天刻意游荡于这些无声为人们约会造就的场所。
在很多人看来这种生活很有些“小资”,但有过找不到一张合适的办公桌的经验后,我更倾向于无比同情地把他们看作两个无家可归的流浪儿。我不知道我那个朋友是否曾经和她的男朋友提过自己家里当年的“下午茶”,我更容易想象得到的情景是她坐在一家灯光昏暗的咖啡厅里一边打着毛衣一边陪着她的男朋友喝咖啡。我的这种想像或许并不出格,因为我已经听她说起过这样一件事:他们俩从一家名叫“家乡合子屋”的小饭馆里打包带走了一张麻酱饼,准备带到一家酒吧里去就着啤酒当晚饭。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