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的6个标准(二)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04-10 12:20:19
Monthebond采用金属色装潢,和上海所有中高档的餐馆一样,在这里,没有一件装潢材料是国货。顶灯和地灯都用橙色,刺目地放射出前卫的光线,让人被迫感觉到它的华丽。近百平米的阳台上放置着古旧的藤制桌椅,在阳光下显出备受风吹雨打的样子。每天下午和晚上,兴致致勃来这里喝杯洋酒观看风景的客人络绎不绝。
女主人Michelle来自澳大利亚,曾在这所餐馆接受过澳大利亚领事馆颁发的最佳企业家奖。两年前,她向媒体宣布这里将生产地中海南部风味的西餐时曾引起过众人的怀疑,人们似乎很难把澳洲与地中海联系在一起。事后知道,Michelle曾任和平饭店扒房的特聘厨师,对制作法式西餐经验丰富。她在香港中环商业区还开有另一家地中海餐厅MattheFringe,听说生意也颇不错。Michelle天性崇尚自然,做出的菜肴也是一派轻松随意的风格,并无严格的派系之分。也许是环境让人认同在先,对菜肴的要求也就宽松了许多。这里人均消费400元左右,口味和大多数外资西餐厅并无二致,但几乎每位初来乍到的客人都会对这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想来那个观景阳台功不可没。休 闲居 编 辑
若论区域,Monthebond所处的黄浦区与高档西餐厅鳞次栉比的徐汇区和静安区根本不具可比性。而且周围也缺乏特色酒吧、桑拿等配套消费场所,而就是有众多回头客从淮海路、南京西路等高档写字楼打的冲过来。这就是Monthebond的魅力。(文/谁谁谁)
“和睦家”的中产医院医院标准
和睦家医院是北京25家中外合资合作的“洋医院”之一。
2001年10月16日,北京和睦家医院创下了自1998年6月29日正式开业以来最高的单日就诊记录:230人。
在和睦家医院常规的消费者中,除了作为主体的驻京外国人、外企人士、外交人员,中国消费者占到了20%。这家医院未来的目标消费群体更多的是中国人。
自然分娩:6600美元;剖腹产:9000美元;一般体检:100美元;行政人员体检:1145美元(至尊级套价)。另有拓展为医院会员的个人卡销售:125美元(能享受一次免费体检及其它从10%-15%不等的医疗折扣)。
这个价目使有能力和有此消费观念进入医院的消费者的阶层身份立判。院方希望报道时不要用“洋医院”的说法,以免产生误导,令消费者有害怕的感觉,其实他们欢迎所有的人。市场部陈林先生说:“政策规定只生一个小孩,母亲也就只能做一次,难道不应该让生小孩变成享受吗?难道不想让小孩子更健康吗?”
和睦家医院确实不像医院,没有医院的味道,倒像星级宾馆、自由超市、外企和儿童乐园的混和体。这里没有“病人”,只有“客人”。来自美国、爱尔兰、芬兰、英国、加拿大、香港、马来西亚、法国、澳大利亚等地的20多名外籍医生与近200名中国医疗人员一起,为“客人”服务,平均10位医疗人员服务一张病床。据陈林介绍,这也是中外合资医院中迄今为止唯一有住院部的一家。
“客人”就诊不用等候,大多是预约,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医生。进了门,医院的人性化服务无所不在,细节无微不至。陈林说:“这里没有红包的概念,这里客人的隐私权是最重要的,人最基本的需求我们都会考虑。”医院大厅类似酒店大堂,有总台小姐提供咨询登记,中外铜版纸杂志供浏览,楼梯扶手是木制的,墙上有名画装饰;急救车可开到离急诊室手术台仅5米远的地方;左进的儿科有儿童游乐区和播着动画片的电视,就近的卫生间专门设有儿童洗手池和如厕区,墙上固定着换尿布的婴儿座和免费提供的尿布;药房分处方区和非处方区,药剂师可能只给你开半盒药,服用没好再开半盒;非处方区的洋药如超市自取;“客人”一来就建立免费永久性病历,放在档案室,本人可以复制,医生常会打电话追踪病情;产前培训室设在蒙古包内,产妇与丈夫一起上课;在产房,产妇可与丈夫和家人住在一起,医疗设备都做在了家具中以免扰心,住院期间共有妇科医生、助产士、儿科医生和麻醉医生4人专门对一名产妇负责,生小孩时丈夫在观看全过程,也可亲手绞断脐带,产后有鲜花贺卡相送,还有营养师为产妇配食,由附近的四星级酒店做好送来。
20%的中国中产阶层享受着这种价位和服务都超乎寻常的医疗服务。一家三口的照片照在医院的走廊墙上,与众多外国三口之家的照片混在一起,都是那么地幸福。(文/何树青)
“经济观察报”与“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中产阅读标准
在美国,《华尔街日报》同《纽约时报》地位相当,经济类报纸拥有同政治、社会类报纸一样的发行量。这是因为美国有着数目庞大的中产阶层。经济类报纸的成熟度代表了一个社会的富裕程度。
《经济观察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这样一北一南两份报纸几乎同时出现,说明了中国中产阶层开始壮大的事实。
《21世纪经济报道》于2001年1月1日正式在广州创办,紧接着4月1日《经济观察报》在北京面市。关于版式雷同的问题,何力解释说:“说《经济观察报》抄袭《21世纪经济报道》是个误会。目前这样方便读者的简单的版式是一种趋势,是向英文报纸学习的结果。如果说雷同的话,表明我们认同《21世纪经济报道》的选择。他们做得好的我们当然要学习。”半年过去了,如今,两家的风格开始渐渐明晰。《经济观察报》更西派的做法也为《中国经营报》的《金周刊》所借鉴。
比起何力关于《经济观察报》要办成“一份好报纸,一个品牌”的泛泛之说,《21世纪经济报道》的副主编刘洲伟则明确表示:“我们要做中国的《华尔街日报》。”
9月份,世界知名的调查公司盖洛普的读者调查中显示,在相类似的财经媒体中,《21世纪经济报道》的读者教育水平、外资企业工作经验及出国的频率是最高的,而对外界盛传的《21世纪经济报道》靠走大学生路线扩大发行的说法,在这次调查中也提供了一项数字,大学生在《21世纪经济报道》的读者比例中只占到10%略强。
《21世纪经济报道》的特点是有效信息+商业逻辑。“新闻创造价值”的口号突显的是实用性,善于发现新闻是其最强的优势。年轻报纸的年轻记者们在这个前提下写出了大量暇不掩瑜的文章。
“我们强调的是有效信息,不是风格。品味可以体现在副刊上,新闻版块靠的是内容,再好的风格也只是佐料,佐料永远代替不了主食。”曾为《南方周末》经济部主任的刘洲伟强调得最多的还是经济内容的新闻化。在9月份的调查中,绝大多数的读者反映能够从《21世纪经济报道》中得到很多有用的信息。
从外观来看,《经济观察报》更像是一份中产报纸,精致、大气,连广告语都很会煽情:“橙色新闻纸,充分体现您的尊贵身份”。因为许知远等几个崇尚西方文化的年轻知识分子的加盟,写作风格的优势不言自明。西化的表达方式,宏观角度对经济现象的描述,正像它标榜的“理性,建设性”的定位一样,理论性色彩、人文气质十分浓郁。这使得它被经济人士批评新闻性不强的同时得到了另一些年轻化的、文人学者类型的读者——要的是它的感觉。
何力对此的解释是:“新闻永远是权衡的结果,我们强调的是时效、发现、见识三者的兼顾。也许在权衡中偏向了见识,但为了达到深度与理性的目的,这种权衡是必要的。我们不仅为已有的中产服务,更为向往这种生活的潜在的中产们服务。强调的是健康、文明、向上的态度。”在《经济观察报》的内部,甚至鼓励年轻的记者编辑们贷款买房买车,因为只有有了动力,才会更积极地工作和生活。
关于竞争,刘洲伟同何力也有着不同的认识。刘洲伟说:“《华尔街日报》不是一天发展起来的,但是市场要通过竞争走向成熟。”《经济观察报》的主编何力在谈到中国的市场和中产阶层的状况时说:“经济类媒体注重零售,靠广告。目前这个市场在发育当中,但仍然看不出足以支持一份居于领导品牌的经济类日报的存在。”“中国的财经媒体竞合要大过竞争,在一个很小的市场当中,谁也不能一手遮天。对资源进行整合,加强合作是最佳的生存路径。”
不管怎么说,就读者而言,在《中华工商时报》、《中国经营报》相继老去时,市面上一下多了两种不错的选择,总是好事。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