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独善其身到底有多难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4-06-20 11:40:52
朋友见面,少不了要问孩子多大了。得知还独身着呢,朋友连称“还是你洒脱!”的同时,少不了又要再追上问一句“为什么还不着急啊?”。这样的问题每每让我无言以对。最终干脆偷懒套一句“大话西游”式的回答:“独身需要理由吗?需要吗?不需要吗?”。不过,对朋友称赞独身洒脱的评语就实在不敢苛同了。
世人哪知大龄青年每日里对着镜子,梳理头顶上那些日渐稀疏的毛发时的惶恐--不 得不承认自己快到得预防“水土流失”的年龄了。独身的大龄青年参加亲朋好友的婚礼,心情就和老年人参加故交好友的葬礼差不多。独身就意味着你只能独自一人去看《泰坦尼克》了,怎堪看到伤肝动肺处,连个递手绢的人都没有,只能“去年一滴相思泪,今年始流到腮边”了。休 闲 居 编 辑
独身就免不了有人要关心俺的生理是否正常,见到俺上街时瞪着流水美女的“花痴”状,虽说不怀疑俺的某部分功能不正常了,可又对咱的心理是否正常产生了疑问--是否有同性恋倾向,是否有……于是乎,独身者就得时时处处保持着一种“是不为,非不能也”的神态,可不,得让外人明白——选择独身与不得不独身是两种心态。独身的家伙对社会是个潜在的危险。似乎独身者都是些个“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绝顶高手,与异性搭讪,就免不了要招来同性猜疑的眼神:“别看他(她)独身,没准半夜里琢磨着的会是自己的老婆(老公)。”
独身就意味着要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撮合一门亲事胜造七级浮屠的观点,会使独身者处于撮合者的包围中,那阵势足使独身者产生不良的印象,以为世上的婚事大多是经众人撮合起哄而成无意识之举的。独身者一旦拒绝,就会有个别的热心人恨不能查遍你的情海伤心史,找出个你仇视异性的心理。
可也不知从啥时候开始,独身主义被炒作得沸沸扬扬,还被美其名曰“单身贵族”。在旁人眼中贵族式地生活,真是件让人烦恼无尽的事,谁再喊咱“贵族”,俺非得给他一巴掌,然后在一堆换下来好几天也没洗的衣物中,琢磨着该上哪位朋友家去蹭上一顿饭,同时也构思了一些赞美之辞,好在抹嘴上油时奉献给朋友妻子,唉,饭菜再好,也是别人的妻子!“钻石王老五”,你别给俺脸上帖金了,还是传统的用语“光棍”二字叫俺听得舒坦。悲情之余,忍不住要偏执地认定--那些对独身大唱赞歌的都是些整日拥红抱翠的家伙,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的家伙。
美国的一项研究报告结果就更让人怄气,说没有结婚的中年男于死亡的可能性比有配偶的同龄人要大两倍。你说你老美闲着没事干研究点啥不好,偏要选个给独身者雪上加霜的课题。报纸上登过国内一家著名企业的领导人的看法,说过了30岁还不结婚的人缺乏责任感,他不用那样的人。
幸亏企业里不全是这样的老总,要不然咱非得失业饿死不可,没准饿死了还被指责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但我总在想,如果看看越来越高的离婚率、越来越短的婚姻的话,这位老总的责任感的标准就显得生硬而且可笑了。对家庭,对爱人的责任感应该是建立在对一个稳定婚姻的责任感之上的吧?否则,那种责任倒更像是一种冒险精神。
独身就不喜欢盯着电视看“玫瑰之约”之类的爱情速配节目;每天看到那连篇累牍 的探讨独身的文章,一般都以广告对待——跳过不看。
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终身未娶。据说他有次在路上遇到两个朋友。一个朋友问他是否为持独身主义后悔吗?斯宾塞愉快地答道:“人们应该满意自己所做出的决定。我为自己的决定感到满意。我常常这样宽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某个地方有个女人,因为没有做我的妻子而获得了幸福。’”
哲学家幽默,在俺这等俗人听来多了几分自嘲意味,所以,在这个流行独身的年代里,像斯宾塞一样将独身进行到底的人并不多。看多了婚姻的离离合合、貌合神离的同床异梦,觉得婚姻虽说不是爱情的坟墓,却实在是需要给当事者一个理由的生活方式了。世上有许多不得不如此,或者说只能如此的东西,独身其实就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在提倡晚婚的国情下,经历或长或短的独身生活方式是每个人都要遇到的。独身如果是种缺憾的话,我实在想说这种缺憾对于人生之必需犹如残臂对于维纳斯。
最后不禁想起一个笑话,说一个吝啬的人,请人吃饭只上豆腐、白菜,还宣称豆腐、白菜便是他的性命。后来朋友回请他,特意做了许多豆腐、白菜,不想他却只挑大鱼大肉吃。朋友不解问何故,其对曰:见了鱼肉便连命也不要了。独身是金,可有机会结婚的话,还是迫不及待地想扔下黄金,去挤挤那条婚姻的“围城”。
毕竟,找个结婚的理由挺不容易的,找个单身的理由更难。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