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级"崛起的社会经济意义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04-20 15:34:21
国家统计局9月份公布的《首次中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调查总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户均总值已达22·83万元。户均财产22万元意味着什么?
我国的“中产阶级"(或中等收入阶层)正在崛起休 闲 居 编 辑
统计表明,有48·5%的被调查户家庭财产在15万元—30万元之间。它意味着我国的“中产阶级"(或中等收入阶层)已经形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年均增长达到9·5%,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这个速度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的3倍。城市居民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344元增加到2000年的6280元,提高了17倍(名义增长)。作为收入增长的必然结果,全体居民共享改革成果,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家庭财产由少到多,跨越了温饱、小康两个生活阶段,逐步向富裕迈进,城市居民家庭财产积累也日渐增多,“中产阶级"因而得以产生。
在西方社会中,“中产阶级"是占社会人数比例较大的那一部分人,属于社会中间层次。在发达国家,这个阶层占了总人口的80%,因此,中产阶级的代名词是“大众"。尽管我国城市有近一半居民进入“中产阶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显得发育不足。
“中产阶级"越发育,社会发展的稳定性越强
不能低估“中产阶级"崛起的社会经济意义。众多学者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中产阶级"越发育,人数越多,那么这个社会发展的稳定性越强。
首先,“中产阶级"的形成标志着中国传统农耕社会的彻底解体,是推动社会结构由金字塔结构向菱形结构转型的结构性因素。其次,“中产阶级"是介于社会高层与底层之间的缓冲层,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政治因素。第三,“中产阶级"最希望社会稳定,在社会中代表着温和的、保守的意识形态,当其占据主导地位时,就成为社会稳定的思想保障。第四,与低收入阶层不同,“中产阶级"的收入稳定并呈现刚性特征,边际消费倾向明显,能有效地促进国内需求的稳定增长,因而是社会稳定的基本经济因素。
“户均财产"掩盖着贫富差距
报告显示,有34·8%的被调查户家庭财产在15万元以下,有16·7%的被调查户家庭财产在30万元以上。其中,占总数10%的最低收入家庭其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1·4%,而占总数10%的最高收入的富裕家庭其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45·0%,另外80%的家庭占有财产总额的53·6%。城市居民家庭财产的基尼系数为0·51,远远高于城市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0·32,从而表明增量性的收入差距不断加剧着存量性的财产积累差距:1998年—2000年,10%最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9倍,10%最高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则增长5·4倍。尽管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均获得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二者之比已经由1988年的3·1:1扩大为2000年的5:1。
大中小城市之间居民家庭财产差异明显,大城市居民户均财产最高,为27·74万元,中等城市居民家庭户均财产为19·84万元,小城市居民家庭户均财产为15·50万元。大城市家庭财产总量几乎是小城市的2倍。
户均财产22·83万元还标识了显著的城乡差距。
据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1995年36个国家的资料,绝大多数国家的城乡人均收入比都小于1·6,只有三个国家超过了2,其中中国以2·51的水平居于其中。2001年中国城市居民收入为6860元,农民收入为2366元,表面差距是3:1。但实际上,农民收入中实物性收入占了40%,扣除这部分收入,用于购买商品、服务的货币只有1800多元,平均每月150元左右。这150元中,还有20%用于第二年扩大再生产的开支,如买种子、农药、化肥、柴油等。2001年,中国一个农民每月真正能用作商品性消费的货币收入只有120元,而城市居民的货币收入平均每月接近600元,城乡差距为5:1左右;而城市居民收入中还有一部分并没有纳入统计范围,如各种各样的隐性福利、住房、教育、卫生,甚至用电都比农民有更多的优惠。若将城市居民的一些隐性福利、优惠折算成收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可能达到6:1。
靠“胆量"和“投机"获取财富,转型为以人力资源和资本要素为主导进行分配
报告显示,户主文化程度越高、受教育年限越长,家庭财产越多。户主文化程度为硕士及以上的家庭其家庭财产最多,户均财产为49·94万元;户主文化程度为小学的家庭,户均财产为14·39万元。户主文化程度与家庭财产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显示以人力资本为主进行分配的格局初步形成。
几年前人们还谈论过“脑体倒挂"现象,而今专业技术人员占城市高收入群体的比重迅速扩大,这是知识经济飞速发展、技术市场化的结果。
总有人以为中国现在的“中产阶级"是改革初期的那些“暴发户"。事实上,中国的分配格局已经由当初靠“胆量"和“投机"获取财富,转型为以人力资源和资本要素为主导进行分配,表明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取向是明确的、积极的且富有效率的。
现代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不是我们比前人拥有更多的资源,而是我们有更多的人有能力增加知识积累并将资源的更大部分用知识加以改造。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经济增长的先决条件,拥有知识就是拥有财富,拥有知识资本的“知本家"群体所组成的生产力将成为一个行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竞争的关键因素。因此,上述结果具有重要的社会导向和示范价值。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