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秘骄子为何走上绝路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5-12-01 14:06:29
年仅20岁的吕安琪是安徽财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02级的一名女生,她品学兼优,人人羡慕,但却选择了跳楼身亡的自绝人生之路。
和吕安琪一样因心理压力过重而在花样年华结束自己生命的大学生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北京今年已有15名大学生自杀身亡,去年全年为19人;安徽省今年自杀死亡的大学生人数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11人和前年全年的9人。其他各地高校也时有大学生自杀身亡事件发生。休 闲 居编 辑
●大学生心理危机重重,家庭与学校教育难辞其咎
吕安琪自杀事件发生在上学期,当时她正处在准备考研阶段,思想压力很大。据班主任介绍,吕安琪成绩优秀,一直是班上前两名,还是预备党员,自小父母离异,母亲对她要求一直很高。学业压力过重又担心辜负母亲期望导致她出现心理危机,就在她自杀前的半个月左右,她的男友发现吕坐在学校综合楼11层窗台上发呆,有明显的自杀倾向。
安徽省教育厅提供的资料显示:全省高校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后发现,约15%的学生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同时,几乎每所高校都能从新生中筛查到有自杀倾向者。现在的大学生为什么如此脆弱?
记者首先到高校了解情况。得知中国科技大学心理教育中心主任孔燕接触过不少大学生自杀案例,记者立即前往她的办公室进行详细的采访。她向记者讲述了一个最令她刻骨铭心的案例-------
去年,刚上大一的中国科技大学化学专业学生邓某某在18岁生日那天服药自杀,服药不久就腹痛如刀绞,但是从服药到死亡经历的五天时间,他一直对周围的人隐瞒实情,等到医院查出原因为时已晚。
孔燕说: "他服药之前还和同学一起庆祝生日,大家都没看出有什么异样。这说明自杀是他长期以来形成的重大决定,并非是因为受到一时的刺激。他在自杀过程中表现出的理性让我震惊。后来我了解到,他虽然成绩优秀,但家里对他的期望太高,他过去的生活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没有别的内容,这让他感到活着太累,没意思。"
孔燕认为,大学生自杀,家庭负有难以推卸的责任。作为家长,给孩子施加一定压力可以让他产生动力,但过分的压力会让孩子一蹶不振。家庭教育的好坏不是看孩子的成绩有多好,而在于对孩子心态、各方面素质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对他们产生的心理困惑、心理问题进行疏导,让他们学会做一个对社会负责任的人。
孔燕分析说:"但有时家长给孩子的压力是无形的,家长也很无奈。现在在校大学生的家长可以说是中国最苦难的一代人,他们生长在困难时期,改革开放后很多人遭遇下岗,年轻时代的抱负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已经不能改变,就把出人头地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让孩子背上了沉重的枷锁。"
记者随后来到安徽省教育厅,社政处刘新跃处长找出一摞今年各高校报来的大学生自杀汇报材料,对记者说:“太可惜了!都是天之骄子呀!”接着他向记者谈了自己的观点: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在于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出现问题以及中学的应试教育忽视了对人的全面培养。因为有高考指挥棒悬在那里,家庭和中学片面重视智育,忽略了对孩子的品德、意志力、正确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以及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的能力的培养。他认为,上述品格和能力培养的缺失,使离开家人的大学生在遭遇恋爱、学习、就业、经济压力时,不知道怎样调节,导致产生心理压力,甚至出现心理危机。
●大学生走上绝路的诱因
刘新跃对大学生自杀现象分析后得出结论,恋爱受挫、学业或就业压力过重、不堪忍受身心重病、人际交往困难是导致大学生心理崩溃走上绝路的几大诱因。有的是单一原因诱发,也有些是多个原因重合所致,其中绝大部分都与恋爱失败有关。
今年4月16日,合肥学院教育系03级学生梅俊祥因恋爱生变从学院南区主楼楼顶跳楼自杀,当场死亡;5月17日,巢湖学院数学系03级学生赵云龙因女友提出分手,接受不了而自杀死亡;7月15日,安徽工业大学建工学院给排水专业02级学生解正山失恋后从学校的一幢教学楼五层跳下身亡。
类似的事件在高校屡屡发生,一些大学生坦然地告诉记者自己曾经有过为感情自杀的念头。
孔燕认为,大学恋爱失败自杀,归根结底是因为其综合心理素质不高,在挫折、压力感强烈的时候,不知道如何给自己减压。她说,现在各种媒介尤其是电视、网络提供的恋爱知识,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很不专业、不系统,心态不够开放和平和,不利于青年人形成正确的爱情观和性爱观。很多人还没开始恋爱就认为自己失恋了,以致产生心理问题的大学生非常多。
沉重的学业和就业压力是造成大学生选择自杀的第二大原因。前面提到的吕安琪自杀就是这样的案例;今年3月25日,安徽农业大学林业学院02级学生王勇,因为感觉不能像父母期望的那样考上研究生,又担心找不到好工作,而父母为自己上学付出得太多,无以为报,就在毕业前夕回家喝农药自尽。
孔燕为这类大学生做了个心理画像:他们一般比较优秀,智力水平较高,成绩较好,思考问题比较多,但是个性中大多都有完美主义情结。家长、老师以及自我的期望给他们造成了很大压力,他们不允许自己有半点闪失,有半点不如别人。因为对自己要求太高,心会很累,如果遇到适宜的刺激,就会觉得活着没任何意义了。因此大学生应当为自己建立客观的自我评价体系。
性格孤僻、深陷交流障碍、人际交往困难是大学生自杀的第三大诱因。5月31日,安徽医科大学03级学生李增辉跳楼身亡,就是因为性格内向,不与人沟通,精神抑郁造成的。
因生理疾病痛苦不堪又不想连累他人而自杀也是大学生自杀的一个重要原因。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03级学生余俊患有严重的骨膜炎和风湿病,有时半夜痛得大叫,把同寝室的同学都吵醒了。7月5日,他跳楼身亡。
孔燕认为,现在的孩子表现出的“脆弱”除了与高考指挥棒有关外,来自家庭的压力也是很重要的原因。“有时家长给孩子的这种压力是无形的,家长也很无奈。现在在校的这些孩子的家长可说是中国最苦难的一代人,他们生长在困难时期,改革开放以后很多人又遭遇下岗。他们年轻时代的报复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已经不能改变,就把出人头地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庐江中学一位教师说,很多孩子的心理亚健康从中小学就开始了,家长、学校和社会对他们的要求没有止境,即使上了北大、清华还不满足,还要去哈佛。
● 高校如何预防大学生自杀?
安徽省教育厅最近组织高校心理学专家对大学生自杀问题进行了研究,专家们认为,学生在自杀前会经历一个犹豫不决、万分痛苦的阶段,如果这时找到心理咨询机构,咨询人员就可以立刻介入,采取紧急对策,可以有效避免自杀行为的发生。因此应当在高校建立此类机构,有效地为处于危机状态的大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
心理咨询机构应经常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普查,了解学生有无自杀倾向。《大学生健康调查表》中的一些题目就是用于了解被试者的自杀意念的。对这些题目作肯定回答的学生,咨询机构的人员可约请他们来面谈,详细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对问题严重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中科大的邓某某在学校进行新生心理普查被发现有自杀倾向,是被学校重点关注的8名学生之一,但因表现很正常,又是进校不久自杀,未能及时预防。其余7个学生,中科大心理中心都通过寄送微笑专递,借随机抽取面谈做心理测试的方式,约到心理中心,帮助他们提升心理素质,并且一直保持在中心的关注下。
在大学生中间加强自杀预防知识教育,引导他们珍爱生命,提高面对危机的应对能力,增强勇气和自信,学会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面对困境,也非常重要。此外,还要对学生工作干部、班级辅导员、教师进行教育,使他们了解什么是心理危机,大学生面对哪些问题容易出现心理危机,哪类个性特点的大学生容易出现心理危机,哪些言语和行为表现可能是自杀的前兆,对出现自杀预兆的学生如何处理干预,怎样救助他们并教会他们自救。从许多高校的情况看,学生自杀言行的征兆多是由同学、班级辅导员、教师和学生管理干部发现并及时干预的。
总之,预防大学生自杀既是心理咨询人员的责任,也是当事人周围的人,如亲人、同学、朋友、老师应关注的事。构建预防大学生自杀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系统十分迫切而必要。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