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依赖症的心理诊治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12-02 07:30:11
随着手机在中国普及率的快速提高,越来越多的手机持有者发现自己已经无法离开这个“爱物儿”,哪怕只是半天儿不见,也会魂不守舍,坐卧不宁。高科技在给人们带来沟通便捷的同时,也将一种“新鲜病”——手机依赖症“捆绑销售”给了现代人。研究表明,手机依赖症是一种新型心理疾病,尤其青睐青年白领女性、业务担子重的中年男人和学生三类人。
【案例1】26岁的林璇是一家对外贸易公司的公关部经理,
因为工作关系,她有时半夜也要为客户接机或随时安排应酬,手机24小时开着,使用频率非常高。“手机电池本来能用3天,可我每天得换一次,我把全身心都奉献给了工作,不断打进打出的电话让我感觉生活很充实。”她说。可最近业务量骤减,林璇的电话寥寥,原来暗自庆幸能睡个安稳觉的她却感到极不适应,反倒开始失眠、坐立不安。在别人的手机铃声响起时,她会条件反射地拿起自己的手机。
心理诊断:林璇患了典型的“手机依赖症”,这种新型的心理疾病,特别好发于工作、生活节奏快的白领人群中的女性。这部分人群的生理、身体状态尚未完全稳定,却要兼顾感情、家庭、事业等多重角色,易受生活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心境受累。她们事业心重、工作责任感强,在日常生活中手机使用频率极高,不知不觉中手机已成为其生活甚至身体的一部分。在来电数量突然减少或手机丢失情况下,通常会出现烦躁易怒、失眠健忘、精神抑郁、不自信等相关症状。随着的社会节奏的加快,这种心理不适应状况呈现增多趋势。
专家处方:不要对“手机依赖症”有心理负担,这并不是什么严重的病症,它只是人们经常使用手机后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问题的关键在于白领女性要多爱惜自己,为自己营造这个年龄应有的“绿色生活”,如郊游、健身、看书、听音乐等。要以平和心态接受工作变化,适应生活中的新改变,在日常生活中要多与他人交流,说出你的烦恼,借鉴较少使用手机者的生活安排,分散对手机的注意力,并适时给与自己“没有手机打扰的日子真好”的心理暗示。
【案例2】罗爽年已不惑,从事药品营销多年。“我是风筝,手机是遥控我的线……”罗爽戏称。他的手机利用率极高,几乎每隔一小会儿就会有电话打进来,不是老板交代事儿,就是客户间联络,他也因此习惯了这种手机联系的繁忙。可是最近他申请的年假批下来后,他却发现自己并不能安心休息或旅游,因为以前整天响个不停的手机铃声没有了。他觉得自己仿佛与外界失去了联系,担心公司的变动自己不能及时知道,又怕误了什么业务……他一会儿就忍不住拿出手机看看,担心铃声响了没听见,原来渴望宁静的罗爽变得整天焦虑不安。
心理诊断:中年男人家庭、事业一肩挑,又面临着新人辈出的竞争危机,心理压力正是最大的时期。另外,罗爽的性格中应该有孤僻、相对缺乏自信的成分,这两个原因造成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中年男人是手机依赖症“青睐”的对象。这些人有的希望通过手机与外界保持联系,使自己不被社会遗忘;有的希望通过手机在同事和上司面前维持高效率工作的形象。手机依赖症者还表现为明明几步路就可以走到的地方,却不愿直面交流,只想打手机解决问题;等人的时候不断地打手机问对方走到了哪里等。
专家处方:一方面,要认识到手机依赖症并不是什么严重的病症,另一方面要知道克服这些症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与别人进行积极的面对面的交谈。现代社会中负重的中年男人们要善于肯定自己,时时提醒自己以经历、经验、资源等优势树立自信。尤其在商界,培养从容淡定、游刃有余的强者之风非常关键。正视手机在工作中的位置——它除了提供信息源外,对事业成功并无决定意义。
同时,对于患上“手机依赖症”的罗爽们来说,治疗的最好药物也许就是一句话: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样不但利于人际关系的健康沟通,也可缓解失去工作消息来源的紧张情绪,克服对手机的心理依赖。
【案例3】手机依赖之风也吹进了校园。高一男生常笑说:“如果有一天不带手机,我就会觉得身上缺少点什么似的,我的同学大部分都这样……”据调查,学生主要依赖的是手机的收发信息功能。常笑说:“在手机短信里,我们拥有一个自己的世界,一个谁也管不着的‘自治区’。哪怕上着课,我也忍不住拿出手机悄悄看一眼有没有信息发过来……”
心理诊断:强烈关注短信也是手机依赖症的一种表现,和以上两种情况不同,它的侵犯对象主要是学生,学生们对手机的依赖主要缘于追随沟通潮流的心理。青少年正处于思想、行为趋向完善的关键阶段,爱时尚,容易被潮流左右,符合这一年龄段的心理特征。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学习压力又大,加之父母对他们的限制较多,不放心他们太多接触社会,所以同龄人之间的交流机会相应减少。而他们沟通的愿望又日趋强烈,这种矛盾促成了更多人机界面的交流。但如果手机交流取代了直接交流,对他们的人格完善和集中学习注意力有害无益。
专家处方: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家长要提醒孩子不要带手机到学校;老师和家长要在尊重和理解学生对手机依赖行为的前提下,教育他们盲目追随潮流只能给学习和人格带来负面影响;学生自身也要学会自我控制,懂得要适时、适度享受高科技给现代学生生活带来的便利,明确什么时候可以使用,什么时候不该使用;去学校不带手机、给自己限定每天开机的时间;同学间也应相互鼓励运用健康直接的方式交流思想。
测测看,你或你身边的手机持有者是否患有“手机依赖症”?
1、你是否总是把手机放在身上,如果没带就会感到心烦意乱,无法做其他事情?
2、当一段时间手机铃声不响,你会不会感到不适应,并下意识地看一下手机是否有未接电话?
3、你会不会总有“我的手机铃声响了”的幻觉,甚至经常把别人的手机铃声,当做自己的手机在响?
4、接听电话时你是不是常觉得耳旁有手机的辐射波环绕?
5、你是否经常下意识地找手机,不时拿出手机看看?
6、你是不是在开会等要求关机的场合,会采用折衷的办法——将铃声设置为“振动”,却依然不放心而一遍遍悄悄察看?
如果超过一半以上的答案是“是”,持机者应注意从依赖症中寻求解脱。
休 闲 居 编 辑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