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还是鸭?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04-07 08:45:28
精神分析理论,是对人性进行探讨和阐释的理论。
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是非理性的、有欲望的动物。人的心理和社会行为是由个体内在的生物性决定的。可以简单表述为“人总是要吃奶(或东西)的一种动物”。休 闲 居 编 辑
后来的社会文化学派,不太重视性欲望等生物属性的决定力量,而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人的心理功能发展及调动人的欲望形成的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后来的客体关系理论,它更强调了人际关系对心理发展和欲望形成的重要影响,甚至会认为,这些环境因素,特别是人际关系因素是比生物本能更重要的因素。此理论可以简单地表述为“人,不仅是总要吃奶(或东西)的动物,更是具体吃谁的奶、谁给他喂奶、以怎样的方式给他喂奶的动物”。
这些不同的理论,其实都是对“人性是什么”的考证和回答。
这些理论是对立、争论,还是相互补充?如何看待精神分析早期理论与后期理论的关系呢? 人性究竟是什么呢?
不妨设想一些简单的例子,来考虑人的(个体)生物性和(群体)社会性的关系。
如果一只鸭和一群鸡同时喂养,从他们一出壳就放在一起喂养,结果是:鸡知道鸭子与鸡是不同的一种动物,而鸭子却不知道它自己与鸡不同,鸭还以为它自己也是鸡呢。
这是一个假定的事实,其实是想说:鸭,无法生物决定性地使它成为鸭,它只有在鸭群中才成为鸭;在鸡群中,它就会认为自己是鸡。它自己究竟是谁,不决定于它自己,却决定于环境,确切地说,是决定于它跟环境(中其它动物)的关系。即:它的个体性是它生长环境的群体性决定的。
这让我们想到中国文学中的一些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似乎强烈支持环境决定论!
另一个事实:
鸭在刚出壳后的几个小时至20个小时之间,如果它看到了鸭妈妈,就会跟着鸭妈妈跑,以后就始终认鸭(妈妈)为妈。如果刚出壳后它第一眼看到的是鸡妈妈,它就会跟着鸡妈妈跑,今后就会认鸡(妈妈)为妈。如果它出壳后第一眼看到了一个电动玩具,它也同样会热情地跑过去跟着走,并以后会认玩具为妈妈。……别管小鸭子出生后第一眼看到谁,它总是要给自己找一个依恋的外界对象物并跟着跑的。(如果一只鸭出壳后,不让它看到任何外界的物体和动物,它的心理发展又会如何呢?我也不知道,因为没有听说谁做过这样的实验。) 无论它一开始遇到谁,它总是第一眼见到谁就认定谁并跟谁走,无论它是鸭妈妈、鸡妈妈或是玩具妈妈。这是新生鸭子的生物遗传本能。或者说叫做“生物属性”(所谓“印刻”)。而它出壳后,究竟认谁为妈妈,这不是它自己的生物属性所能决定的,而是由其出生后的环境决定的,特别是早期环境。这是鸭的社会性。
人类个体行为,也存在类似的特性。
由此看来,动物的生物性和社会性,在其成长中得到了统一,二者融为一体。而统一后,如果我们再去区分哪个是生物性、哪个是社会性,就是比较困难的一减事情了。或者说,我们硬要去区分“生物性”和“社会性”的这个想法是不切实际的,这想法本身就有问题!
为什么研究人员非得要去对动物的生物性和社会性进行区分呢?因为,在物理学和化学的研究中,包括在生物解剖学研究中,我们已经习惯了采用分析还原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所以,我们似乎有一种愿望:见到一个东西,就想要把它“一分为二”,否则就会感到内心不痛快 (splitting),如果是做科研,也经常是习惯于以这样的思路来设计课题,习惯于采用这样一些二分对立的概念,如:天与地,人与动物,男与女,心与身,情感与理智,个体与社会,等等。
我们的哲学指导思想经常讲对立统一。在实际操作中,就变成了一分为二,而不是一分为三,或者一分为多。易经,虽然说“阴阳之中复分阴阳”,也基本上还是遵循了一分为二的思维方式, 尽管是进行了多层次的重复划分,弥补了单次划分的不足。对立统一,应该是对立着并统一着,既对立又统一,而我们现在基本上在研究是“只对立,不统一”,分析完了,划分完了,似乎就没有事了,万事大吉。
今后,我们要多学习一点新的哲学和逻辑思路,比如,一分为三,一分为多,多分为多……并合二为一、合三为一,合多为三,合多为多……或者干脆,把分析还原论的思想变成系统论的思想,既看到其中包含的元素,还要看元素之间的关系,更要看这些元素组合起来之后的整体效果如何,而系统整体又是如何跟外部环境联系起来的。当科学已经很难分析发现新元素的时候,如果我们重新回到系统论、整体论的思路上来,我们可以用做“沙拉”方法,做出更多种科学理论的“拼盘”。呵呵,对不起,说着说着就成了吃的了,有点儿太不严肃,不过,没办法,民以食为天嘛,哈哈
(注:一分为三,一分为多,早在文革期间就曾经被某著名精神病学教授提出来过,由于他的说法不被当时的政局所接受,该教授曾经因此被打为“反革命”。)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