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耳背重聽心理起變化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02-10 14:39:08
許多銀髮族重聽以後常發生心理上的問題,像疏離親友、拒絕社交、孤僻多疑、憂鬱壓抑、妄想易怒等等。可以想像,當總不清楚對力的話因此毫無反應的情形發生幾次後,對方可能不太願意再交談溝通,如果是個性內向的人,就會因此變得比較孤僻,出現疏離及拒絕社交的情形,甚至有些人還會產生被害妄想症,覺得別人在說自己的壞話,或背地設計陷害自己。
老人家聽覺不好也會造成焦慮,因為與別人無法好好地溝通,對自己越來越缺乏信心時就會產生焦慮,因此當聽障發生時,需要積極從事心理復健。
目前對於老人家聽障的治療有限,尚有努力的空間,治療以內科療法為主,分為血循環促進劑,維他命類、利尿劑、類固醇。一般咸認為維他命B對神經有助益,因此鼓勵於日常生活中多加攝取,實際上,維他命B雖有助於保護神經,但是效果並非如期望中明顯,所以聽力仍舊會慢慢退化,因此只要維持健康的生活與正常的飲食,維他命類補充劑並非這麼重要。休 闲 居 编 辑
老人家若出現急性聽力障礙,可以施予血液循環劑或類固醇治療,可以獲得有效的改善。長期來說,上述藥物對聽障幫助不大,因此不必浪費太多金錢去購買這些補品,以免大失所望。
談到聽力的復健,目前比較好的辦法就是配戴助聽器,助聽器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方便,雜音也越來越小。
有人將助聽器視為與眼鏡相同的輔助用品,事實上是有差距的,助聽器的使用遠較眼鏡複雜與困難,經常有人配戴助聽器不久後,便將之棄置不用,原因出在它不像眼鏡一樣,只要掛上眼鏡,視力問題便獲得完全的改善,不會產生其他後遺症。
助聽器只是一個放大聲音的器具,它不僅將想聽的聲音放大,連同旁邊不想聽的噪音也放大了,所以會覺得嘈雜,造成使用者的排斥感,所以助聽器應在安靜的環境使用,在吵雜的環境下不建議使用,因為把正常的聲音與不正常的聲音都放大後,會使人覺得不舒服,所以,配戴助聽器需要一段習慣學習過程,現今已有數位式助聽器,價格較貴,但可大幅改善這種不舒服的狀況。
至於什麼時候需要配戴助聽器呢?由於助聽器的配戴並非那麼容易與方便,因此聽障程度比較輕微的話,不建議使用,當與人溝通發生困難時,需要別人反覆重述時:或是電視音響音量必須開得很大,影響他人作息時或是獨居者需要使用電話與外界溝通時,這些狀況便可以考慮配戴助聽器。
在美國,許多老年人都是獨居,尤其需要與外界溝通,因此特別注重配戴助聽器的問題,因為在美國社會中,高齡者大多獨立生活,如果無法溝通就無法正常生活,所以特別納入社會福利政策裡,慢慢地台灣社會也會出現這個趨勢,所以助聽器會變得越來越重要。
選購助聽器不像購買眼鏡一樣簡單,尤其不建議隨便購買助聽器,以前常聽說有人回大陸探親買了一堆助聽器,最後都因為不適用而丟棄,因為每個人聽障的情形不儘相同,因此助聽器更個人化,更需適應性,配戴助聽器是非常專業的絕對不可以隨意購買,不僅不合適,還可能傷害到正常的聽覺。
助聽器的基本構造分為麥克風(收集聲音轉化成電波)、擴大器(將電波訊號擴大)、接受器(將擴大後的電波再轉化成聲音)三部份,簡單來說就是將聲音放大,使人聽得比較清楚。現在由於科技進步,甚至可以利用電腦來做細部調整,新一代電腦助聽器即有這項功能,因為是新產品,價格比較高,約需要七、八萬元。
助聽器種類頗多,大致分為眼鏡型、口袋型、耳掛型、耳內型及耳穴型。以前中耳炎患者多使用眼鏡型助聽器,但效果不佳,所以現在很少看到這類型的助聽器。口袋型的助聽器雖然操作比較方便,但因輸出功率效果差,已逐漸被淘汰。
國內一般比較常見的助聽器為耳掛式與耳穴型,耳掛式為掛在耳朵後面,因為輸出功率比較強,多半用於先天性聽障兒童,輕度或中度的成年人因考量美觀性,則較喜歡使用耳穴型助聽器。
耳穴型助聽器體積較小,可以隱藏在耳道中,幾乎看不到,好處是完全隱藏,讓人看不出有聽力障礙,前美國總統柯林頓就是如此,所以一般人並不知道他有聽力方面的問題,但是年紀大的人並不是很適合,因為年紀大的人手沒有這麼靈巧,調節線路及按紐並不是那麼方便,而且因為體積小,輸出功率相對也不大,所以即使美觀,還是要視個人情況來使用。
為什麼有些人不願意配戴助聽器?有些人是因為自慚形穢的心理作用而不願配戴,認為一旦戴上,他人就會知道自己聽力不好,講話無形中就會變大聲,這是認知的問題,應該要建立自己的信心。
此外,有些人覺得配戴助聽器後,聽力會越變越差,其實如果配戴適當的助聽器是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但如果配得不好,助聽器出現雜訊時,當然會影響聽力,所以應該選購品質良好有信譽保證的助聽器。
如果要配戴助聽器,通常以配戴兩耳為宜,雙耳配戴的好處包括增加對聲源的方向感、增加對聲源的距離感、提高在噪音背景的辨識能力、雙耳有較好的加成作用、雙耳有較好的頻率解析作用。例如在馬路行走時,如果只是單邊有聽覺,不容易抓到方向感,會弄不清車子來的方向,非常危險,對人身安全影響很大。
當沒有藥物可以治療,而且助聽器又不適用時,還有一項選擇稱為「人工電子耳」,它是近十幾年比較重要的發明,利用電極繞到耳蝸內,不去刺激聽覺細胞,而直接刺激最粗的聽覺神經,將聲波轉為電波,把訊號傳到大腦裡去,不過仍須配戴類似助聽器的裝置,它有天線可以接收聲音,如果從事游泳之類的活動時,可以摘下。
人工電子耳主要針對聽障兒童設計,當然成年人也可以使用,但是因為人工電子耳須經由手術植入,上了年紀的人通常比較擔心手術的危險性,加上助聽器比較方便配戴,也較易更換,一個人可以擁有好幾副,所以成人的接受度普遍偏低。不過根據文獻報告,人工電子耳效果較優,因此對於聽障兒童而言,目前公認當助聽器效果不如預期時,可以考慮安裝人工電子耳。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