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考试心理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4-12-20 00:55:49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影响学生在考试中能否正常发挥的因素主要有知识因素、应试技巧因素和考试焦虑因素,而教师和学生往往对应试技巧和考试焦虑不加考虑。实际上,考试,特别是带有竞争的重大考试,不仅取决于学生在智育方面的准备程度,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更需要有考试心理技能方面的训练与准备。
一、中学生考试行为困扰分析
休 闲 居 编 辑
每个学生参加考试都想获得好成绩,这种祈求考试成功的:动机对大多数考生来讲是强烈的和自然形成的。学生的考试动机通常可分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内部动机往往是源发于个体的兴趣与自主能力的一种需要。受内部动机所支配的个体,能把活动看成是一种自我能力的竞争与挑战,因而也常常有惊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不断追求自我完善,形成自我压力。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考试主要受外部动机所支配,他们更多的是关心考试完成后有关奖励是否可以兑现。而中学生的考试动机主要是内部动机,这种动机依赖于学生对考试成绩所表现的社会价值的追求,依赖于学生寻求自我完善的自主能力,因此,这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潜在的较稳定较持久的内部驱动力,这使得学生有可能勇于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辩证地看待学习成绩的变化,善于分析考试成败的缘由,乐于竞争等。当然,这并不是说外部动机对考试是不重要的,对中学低年级的学生和一些考试内部动机较薄弱者,适当地利用外部刺激,可以起到强化自我能力感和增强必要的动机强度的作用。
中学生在考试中能否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受动机强度、作答技巧、身心健康、心理控制能力和焦虑程度的影响。例如,凡考试动机过强或偏弱,其考试过程中能力的发挥往往都不理想。一般他讲,中等偏强些的动机强度,能使大脑兴奋最好瞅挥考试的水平,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二、中学生考试焦虑心理分析
由于考试是在竞争状态与一定压力条件下进行的教育与心理活动,所以大多数学生在应试时都会产生焦虑,这种焦虑称之为考试焦虑。这是一种特殊的、由整个考试情境所引起的神经紧张状态,它是许多学生考试行为困扰中的一种主要原因。
一些教育工作者认为,低程度的考试焦虑使人处于警觉状态,对提高考试成绩是有益的。但据专家们的研究,焦虑导致的是压抑,而不是刺激。总的来讲,考试焦虑是一种弊大于利的消极反应。对学生来说,对考试的过度焦虑可导致心理紊乱,使人既不能清晰思维,也不能集中注意于考试内容,整个考试情境将变得富有威胁性,应试者的注意中心将转移到对基本情感的必要保护上来,而不是直接专注于考试内容。处于这样一种被动防卫的状态,学生就很难客观地面对考试情境。感觉的敏锐性下降,对知识的回忆途径受阻,注意力无法集中,甚至心颤、手抖、慌张得连字也写得歪歪扭扭,不成字样。因此,帮助学生克服考试焦虑,对于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顺利地进行学习与考试,都是很有意义的。
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
(1)担心考糟后他人对你的评价;
(2)担心你的自我形象受到损害;
(3)担心你未来的前途;
(4)担心对应试准备不足;
(5)特质性焦虑心理。这些原因是错综复杂、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的,为了控制这种焦虑,必须冷静地分析这些原因,以找到有效的克服办法。
考试焦虑产生于学龄初期。在最早的考试焦虑中,它包括着不尽合理的自我期待、失败后的恐惧感以及对考试的消极态度。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如果学生没得到正确的指导,这种焦虑会随之变得严重,到了中学阶段,就可能成为学生考试行为困扰中一个突出的问题,严重的甚至会患上"考试焦虑症"。因此,教师除了应充分重视学生的这种焦虑外,更重要的是应从教育与心理两方面入手,综合利用各种有益的文体活动进行有意的训练,帮助他们以积极的状态投入考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