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编导性话剧,带黑色幽默的独角戏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5-12-29 14:01:31
据《新文化报》8月10日报道,年仅18岁的男孩一童,去年做出了一个令人咋舌的举动:放弃学业,在家里开通“性心理咨询热线”。虽然有很多人认为他是在“胡闹”,但一童的举动也的确引起了社会对青少年性教育的重视。就在这时,一童又做出一个决定:写一个反映青少年性教育问题的剧本,并打算拍成一部话剧。
可是所谓的引起了“重视”,也只是吸引媒体的报道和争论,也只是吸引了眼球,却没人伸出手来。只是让一个18岁的男孩在那里独自地茫然地盲目地折腾。到后来,男孩也只能“面对他们的时候,我都不知道该跟他们说些什么,我能做的也就是倾听他们的故事,对他们的一切给予理解。”性咨询成了性倾诉,性解答成了性倾听。
休 闲 居 编 辑
而现在,这个性剧本也是一童一个人在写,而至于拍摄的问题,资金仍没着落,看来可能又要他一个人又导又演,成了一幕带有黑色幽默的独角戏。
而问题的焦点和关键已经不是开办性咨询热线的利弊,而是开办者是18岁的少年,他有没有这个资格和资历。笔者觉得,一个性教育都很贫乏的中学生,当然没有资格和资历来谈性心理问题。但是,笔者却从这样一项荒唐的事件中看到了它的另类意义,换句话说,错的不是这位勇敢的少年,而是曝光了一些尖锐的社会问题。
市场讲的是“存在即合理”。当然,他可能没有资格来做这些,也可能有更多的所谓专家的人有资格来做这些。可是,问题在于,为什么在竞争如此激烈和“高手如云”的市场中,让一个18岁的少年独占熬头呢?是因为“笨鸟先飞”呢,还是“灵鸟不飞”呢?
这让笔者想到了一些青少年对于读口袋书甚至其它一些不健康的书籍的解释:父母、老师不给我们讲,还不许我们自己看?是啊,你不讲,我们还不许自己看?这就好比小孩子说,你们大人不陪我们玩,还不许我们自己过家家?是的,18岁的无性经历、性经验的少年是没有资格,但有总比没有强。你博士生,硕士生虽然知识渊博,但是你不愿意来教学生,我专科毕业不如你,但我有爱心,有耐心,这不妨碍我成为一个比你更出色的教师。
由此看来,18岁男孩开办性咨询热线和编写性话剧,这份反面教材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它的利弊,它是否可以,而是所曝露出的其它部门的“性问题”。(稿源:红网)(作者:崔书君)(编辑:潇湘行)(2005-8-108:59:53)
红网『字体: 大 中小』新闻提示:年仅18岁的男孩一童,去年做出了一个令人咋舌的举动:放弃学业,在家里开通“性心理咨询热线”。虽然有很多人认为他是在“胡闹”,但一童的举动也的确引起了社会对青少年性教育的重视。就在这时,一童又做出一个决定:写一个反映青少年性教育问题的剧本,并打算拍成一部话剧。
几经周折,7月8日,“性话剧”终于开始排练了,虽然资金仍没着落,但一童相信,终有一天这部话剧会与观众见面。
进入暑期,“一童热线”变得十分烫手,每天都能接听30多个电话,其中同性恋、师生恋的话题就占50%。“这是我没有想到的,会有那么多的人遭遇这样的问题。”而相对于“一童热线”的热度,“性话剧”的相关费用至今仍然是没有着落。然而一童还是充满信心,因为他的性话剧得到了艾滋病形象大使濮存昕的关注。
面对另类“性热线” 更愿做个倾听者
“我真的没想到,这个热线竟然得到了同性恋者的关注和倾诉,而且还那么多人。”一童说,在每天接到的30多个电话中,有40%的电话是有关同性恋的,有10%的电话是有关师生恋的。
这些打进一童热线的同性恋者,年龄在16岁~25岁之间,最少的人都有三年的同性恋经历了。这其中,给一童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个叫小天(化名)的16岁同性恋者。小天说,“我的父母都是高干,我是他们的独子。”他是一个早熟的孩子,在十一二岁的时候就知道有关性的知识了,这也使他不敢跟异性交朋友,怕他自己担负不起那一份责任。为此,他痛苦不已,他把自己的苦恼向父母倾诉了,可换来的却是父母的不解与冷漠,“我找不到方向,也不知道该怎样解决。”
“面对他们的时候,我都不知道该跟他们说些什么,我能做的也就是倾听他们的故事,对他们的一切给予理解。”一童说。
艾滋病形象大使濮存昕关注“性话剧”
“我的‘性话剧’通过媒体的宣传,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这里面就有艾滋病形象大使濮存昕老师。”一童兴奋地说,为了这部话剧能够更好地普及性教育以及更加积极地宣传性与艾滋病的关系,他曾经与濮存昕老师就此通过两次电话,探讨了其中涉及的一些问题。
“濮存昕老师想看看我写的话剧,说要帮我研究一下剧本。”能得到这样的关注,让一童兴奋不已,也坚定了继续排“性话剧”的信心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