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法的现代研究概况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4-10 11:02:35
刺法灸法是取得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特别是近10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研究,在刺法、灸法、耳针、头针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现分述如下。
1).针刺手法的效应研究 由于传统的补泻法,如补法烧山火可使针下产生热感,泻法透天凉可产生凉对感,故针刺补泻效应的研究,最早是从对体温的影响开始的,围绕体温变化的因素,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①.对体温的影响:从60年代起,就有学者用仪表测量针刺补泻前后人体温度的变化,大多数结果表明,施行补法后可使受试者体温升高,施行泻法后可使受试者体温下降。
如有人以口腔温度为指标,观察到烧山火手法可使口温上升者占70%,最高可升0.5℃;透天凉手法可使口温下降者占60%,最低可降0.8℃。也有人观察到迎随补法可使针刺局部皮肤穴温上升0.2一1.2℃,泻法则下降0.1一0.5℃。徐疾补法可使局部皮肤穴温上升0.4—3.5℃,泻法则下降0.3—1.5℃。休闲 居 编 辑
用红外线热象仪摄影的方法可将温度的变化摄影成象。有入观察了针刺左侧合谷穴时红外线成象的变化,结果表明,补法组手部图象变亮或有亮有暗者占85%,泻法组变暗者占65%,空白对照组无变化者占80%,与直接测量体温所得的结果一致。
②.对血管运动的影响:体温的变化与血管的舒张和收缩关系密切,补泻手法可使体温发生变化是否与血管的收缩与舒张有关呢?基于此思路,有人以肢端血管容积脉搏波为指标,观察到行烧山火手法针下出现温热感时,肢体末梢血管呈舒张反应;透天凉针下出现寒凉感时,血管呈收缩反应。若在同一实验中转换补泻手法,即先施烧山火后施透天凉手法,则血管先舒张后收缩,反之则先收缩后舒张。有人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研究,用微循环显微镜观察手无名指甲皱微循环血管,发现提插补法可使微循环输入支扩张,泻法可使输出支收缩;捻转补法使输出支扩张,泻法使输入支收缩。提插加捻转泻法使输入输出支均收缩,补法使血流速增快,泻法使其减慢。
有人用提插补泻手法针刺足三里穴(右),记录同经同侧梁丘和下巨虚穴处血管容积脉搏波,结果显示,补法组203/297例次血管容积脉搏波幅增高(68.4%),94/297例次降低(31.6);泻法组81/160例次波幅降低(50.6%),79/160例次增高(49.4%)。表明提插补法不仅可使针刺局部的血管容积波发生变化,而且使沿经血管舒张或收缩。
③.对某些生化成分含量的影响:影响体温变化的因素很复杂,总的来说与能量代谢关系密切,而能量主要来自糖代谢。有人报道:用烧山火手法可使血糖和血浆柠檬酸含量明显增高,透天凉手法可使血糖和血浆柠檬酸含量降低,若在同一患者身上施行这两种手法,也都有相反的影响。
针刺对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表面电荷密度、造血器官的功能状态、白细胞总数与分类及吞噬功能、血小板与其他凝血因素和血浆cAMP、cGMP含量均有调节作用。
④.对皮肤电位的影响:有入观察到,针刺可引起皮肤电位的变化,且电位的变化与针剂手法有关。烧山火组针后电位变化以下降为主,透天凉组针刺后电位即时变化以上升为主。也有人用自动博记法记录涌泉、足三里两穴的电位差,看到泻法较补法产生的电位差要快而大。
⑤.对胃电、胃运动的影响:以健康家兔为实验对象,在胃埋置探头后观察在足三里穴处留针、提插、快捻转、慢捻转等不同的手法对胃运动和胃电的影响。结果显示:①4种手法对胃运动频率均呈抑制作用,快捻转组使胃运动频率下降,其他组无统计学意义。②只有慢捻转组使胃运动波幅下降,其他组无意义。可见,针刺对胃电主要表现为抑制效应,针中比针后抑制效应明显。以慢捻转手法的作用最明显,留针的特点是使胃运动节律规整,波幅整齐。
⑥.其他:有人比较了徐疾补泻手法针刺长强穴对大白鼠甩尾阈、嘶叫阈的影响,证明泻法能显著提高辐射热引起的甩尾潜伏期;补法能显著降低电刺激尾部引起的嘶叫阈。也有人观察了针刺补泻百会穴对小白鼠身长和体重等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采用迎随补泻法,每日1次,连续5日,休息2日,反复4周,结果小白鼠体里和身长的增加以补法组最明显,泻法组略低于对照组;对胸腺和肝重量呈负性影响,补法组最明显;对脾脏和子宫、卵巢、睾丸重量呈正性影响,依然以补法为量,说明针刺可促进发育成长和提高防御功能。同时,又观察了针刺补泻百会对小白鼠学习和记忆的影响,分为补组、泻组、脑复康组和空白对照组。结果表明,补组效果最佳,脑复康组次之(但两组差异不明显);泻法与空白对照组效果接近,前两组与后两组的差异显著,说明针刺百会穴在一定条件下可提高记忆能力,以补法为好。
2).针刺手法的机制研究 为何不同的针刺手法引起的效应不同,其机制何在?有人研究了不同施术针刺针下反应的可比性指标,从24只家兔、34只肢体的6个穴点上共收集了104个序列计1040次针刺实验材料,运用了捻转、提插、紧按慢提、慢按紧提、雀啄、摇针、刮针、弹针、叩针(七星针)和指针等10种技法,得到了针刺诱发冲动综合组成的电位图形确随施术而互不相同、各具持征的结果。由此而推论:①对针刺起反应的感受器及其传入纤维类别可因术式而有差异;②同一感受器对不同施术针刺的反应特征谷有出入,③诸类感受器反应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组合方式可随施术而改变,在其后继的研究中则证实了上述推论之①,即针剂可兴奋皮神经中A2、β、δ、C4类纤维,但随施术而有差异。诸类针法均可兴奋A2、β、δ纤维,主要区别在于C类纤维能否参与针刺信息传导。叩针、指针和捻转针法通常均引起C类纤维活动,提插和弹针的部分机会使这类纤维产生诱发冲动,而摇针和刮针时C类纤维不会或偶尔参与针刺信息传导。
也有人研究了不同针刺手法对感受器放电的影响,采用在猫脊神经层背根分离神经纤维细束的方法,记录单位型关节深部感受器的传入放电,观察了提插并捻转、单纯提插和单纯捻转3种基本针刺手法对19个感受器的作用。结果表明,每次运针所引发的感受器放电平均数分别是6.98个、4.60个和1.83个,前两种手法之间无明显差异,前两种手法均明显高于后者,提示针刺手法和传入信息量之间有着明显的相互关系,从放电的瞬间频率图初步分析了针刺引起的传入信息编码形式,提示不同针刺手法产生不同临床效果的初级机制。
3).关于“得气”的研究
针刺补泻手法的关键是“得气”和“气至病所”,这也是取得针刺疗效的关键,气至病所亦名循经感传,现就有关内容分述如下:
①.得气产生的机制 得气包括患者主观体验到的针感和施木者的手下感觉,针感主要是酸、麻、胀、重等感觉,手下感觉是指医者手下感到沉重或空松,针感或手下感可能与穴位深部各类感受装置有关。研究表明,穴位深部的感受装置主要有5种,即肌梭、腱器官、环层小体、关节感受器和游离神经末梢。身体不同部位的穴位,其深部感受装置不完全相同。肌肉丰厚处的穴位(如足三里、台谷、内关)以肌梭为主,肌与腱接头处的穴位(如承山)可能以腱器官为主,腱附近外穴位(如昆仑、曲泽)主要为环层小体,头皮处穴位(如印堂至百会,攒竹至丝竹空)可能以游离神经末梢为主。关节囊处穴位(内外膝眼)则可能以类路芬尼氏小体为主。针刺不同穴位,或在同一穴位针刺,但刺激的深浅和方法不同,产生的针感也常有不同。针感的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针刺兴奋了不同感受装置,也可能是各类感觉传入冲动组合构型不同所致。针感与穴位形态结构关系密切,研究发现刺激神经多引起麻感,刺激血管多引起痛感,刺激骨膜多引起酸感,刺激肌肉多引起酸、胀感。同一神经干,手术器械的碰触或用手术刀分解其鞘膜时产生麻感、针刺时产生酸感,用于搓捻时则产生重感。关于针刺得气的“手下感觉”有可能与肌肉收缩有关,可能是由于梭内肌收缩所致。因为手下感觉主要出现于肌肉丰厚处的穴位,这类穴位处的肌梭密集。结合穴位肌电观察发现手下感觉强弱与穴位肌电有密切关系,留针期间单位放电可维持1—5min或更长,且与主动运动所发放的干扰型肌电有所不同,其出现率与穴位肌梭的有无、多少和分布趋势基本一致,与温度成正相关,与外周冷却可抑制梭内肌放电的报道也一致,与针感有一定的平行关系,即凡手下感觉强者,穴位肌电发放也增加。故推测,针刺“得气”的手下感觉乃是梭内肌收缩造成的。
②.针刺手法与循经感传
a.针刺手法激发循经感传:循经感传现象可以通过针刺手法使其从无到有从短到长,由隐性感传转为显性感传,说明针刺手法可以激发循经感传。
如有人运用传统的针刺手法,小幅度捻转、震颤、循摄,结合治神、察气,对45例1641人次的循经感传激发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45例中有4l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循经感传,感传超过3个关节者,达82.1%。
有实验采用通气法、催气法、接力通气法、加温通气法4种针刺手法、对l0l9例患者激发循经感传。结果无感传者为12.46%,感传超过1个关节有为22.37%,超过2个关节考为28.07%,超过3个关节者为23.94%,超过3个关节又循行1段者为6.58%,感传达整条经线者为6.58%,总感传率达87.以%,说明针刺手法对激发循经感传确有明显效果。
b.针刺手法控制循经感传:循经感传的控制就是对循经感传路线和针感性质的控制。有人通过对121条感传显著经络循行路线控制的观察,初步表明当感传路线发生变异时在适当的部位进行按压可以提高感传的循经率和气至病所率,而有变异感传的循经率和气至病所率则相对减少,在这12l条感传显著经中,非控制组循经率为33. 88%。而控制组循经率达83.47%,控制组显著地高于非控制组。非控制组气至病所率为71.9%,而控制组气至病所率则为97.5%,也就是控制组显著地高于非控制组。这说明使用一定的针刺手法,就可以有效地控制循经感传的路线和针感,变被动为主动,使针感在医者的控制下循经向病所传递、从而大大地提高临床疗效。控制针感和循经感传路线的针刺手法主要有:变换针尖方向,使针尖朝向病所;使用按压法:调整提插、捻转角度;在经络行循、摄、切、按等法,只要操作得当,辨证而施,是完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循经感传的。具体手法有揣、爪、搓、弹、摇、扪、循、捻等,压手是一个关键方面,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即指此言。压手用力轻,达不到有效地阻滞目的;用力重了又往往构成一个新的按压刺激,这种按压本身也是可以引起感传的,正确的压法是用力合适,用力的方向要朝向针根才能起到关闭作用,促使针感朝预期方向感传。
4).关于留针的研究
①.留针与不留针 留针与否要根据病情的虚实寒热、病程、脉象、体质等具体情况而定,留针与不留针效应不同。如有人以运动时值为指标,观察留针、不留针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留针与不留针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不同规律的变化。留针30min的患者有90%实验例出现运动从属时值增大;不留针的患者有50%实验例出现从属时值减小,30%实验例出现时值增大。分析29名健康人在针刺前后的运动从属时值动力学变化,发现在留针30min的实验例中,有90%实验例时值增大;不留针,引起时值减小者占20%,而引起时值增大者60%。有报道观察雀啄术、间歇术、留针阵动术、留针静止术4种针刺操作对脑电图的影响,结果显示,雀啄术使脑电图先有β波增加,继而α波增加,表明大脑皮层由兴奋转为抑制;留针静止术直接使脑电图α波增加,表明直接产生抑制现象;间歇术和留针阵动木可使β波增加,间歇术更为明显,表明大脑皮层产生兴奋。
②.留针时间长短 病情不同,留针时间长短亦不同。如有人观察不同的留针时间对心气虚患者心搏血量的影响中发现,在留针5min、15min、30min 3个时限的留针中,以间歇动留15min、30min较明显,而间歇动留5min的效果较差。但应注意的是,并不是留针时间越长、刺激强度就越强,针刺的效果就越好。如有人观察到针刺治疗阑尾炎时留针30min和留针120min,在疗效上无任何差异。也有人观察了针刺对胆囊收缩功能的影响,发现留针30min和60min亦无明显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