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参加音乐考级孩子家长的一封信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2-15 09:06:19
尊敬的家长们:
每年寒暑假中央音乐学院考级的时侯, 校园里人来人往, 很是热闹,已成为音院一大景观。可是,当我看到在考场外面不论酷暑严寒,刮风下雨而焦急等待孩子考完出来的家长们时,我的心情是非常复杂的:我敬佩你们,也同情你们,为了下一代的全面成长,你们正确而有远见地让孩子选学一件乐器作为对他们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质的手段,而为此你们又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你们付出的太多太多了。
休闲居 编辑
通过这么多年的考级, 我觉得有些问题需建议家长引起注意,希望家长正确对待孩子学习音乐。
1.过早地决定让孩子走专业的道路。有的家长特别喜欢音乐,但他们小时却没有机会学习,于是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了,为此, 他们不看孩子的生理及天赋条件是否适合专业音乐学习的要求, 也不顾孩子是否特别喜欢音乐而强迫孩子每天过多地把时间花在了练琴上,并让孩子在短时间里快快地往高级别去考级,殊不知, 孩子的成长是需要全面培养的, 过早地定向只有百害而无一益。
2.为当特长生而使劲拔程度。目前许多大、中、小学为了开展文艺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而要招收一些特长生,而特长生的要求又定位在某一级别,于是家长们为了让孩子获得这一级别的通过证书就不顾孩子的实际水平和能力,要求老师硬往某级上拔程度。这样一来, 基础没有打好, 勉强攀到了某一级而再也上不去了。
其实, 现在已有不少学校不仅要看你的级别证书, 更看重的是学生的实际演奏水平。你有一个七级勉强通过证书还不如一个五级优秀证书受欢迎呢。拔苗助长的含义是很明白的, 但有的家长好像不能理解, 总想去跳级,拔程度。请设想一下, 如果一个普通学校的学生只背考题不学课文, 他能学好功课吗? 回答肯定是: "不能" ! 而多数的考级曲目是考题的性质, 让孩子只练考级曲目就等于让他只学考题, 那能学好吗? 再说跳级也一样, 一年级的学生跳到三年级再跳到五年级, 这不成了特高智商的天才了吗? 考级教程的安排也是基本要求一年考一级,为达到每级的要求应当在考级规定的曲目外还应练习许多辅助教材,这样才能达到开发智力,提高文化素质的目的,所以, 踏踏实实地一级级的学上去, 象盖高楼一样, 先把地基打得牢牢的, 树要长得高, 根就要扎得深, 请家长们仔细衡量一下利弊。当然, 拔程度的问题也不全是家长的责任, 有的老师为标榜自己的教学" 水平 ", 极力鼓动学生往高级别考, 而且声称到我班上能在多短的时间里考过多少级等等, 对于这种老师,家长们千万要慎重。
3.为当特长生而学习乐器。一个孩子,选择了一件适合他的乐器,如果基础打得好,当特长生是有可能的,怕的是不顾条件是否适合,只要是能当特长生,就不管什麽样的乐器,是冷门就让孩子学,后来发现,这些冷门乐器因为学的人太多反而成了热门乐器,最后还是挤不进特长生的行列。更遗憾的是个别学校为了某些目的而通过加分的办法招收了一批特长生,这些学生参加了各种文艺比赛获了奖,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但却没有采取特别的措施来帮助这些特长生弥补因排练演出而耽误的普通文化课, 这样一年年的过去,特长生的文化课得不到应有的辅导而直接会影响他们今后的升学。现在不少家长把孩子推上特长生的道路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把它作为通向重点学校的桥梁,他们只看见能加多少分,而没有注意到它的不利的一面,已有实践证明,有的初中特长生考不进重点高中、高中特长生考不进重点大学,而有些通过加分进入大学的特长生却因为文化课基础不够扎实而跟不上自己所学的专业课。所以,千万不能把当特长生作为学习乐器的目的。
4.把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同学相比。有的同学是在同一个辅导班或是由同 一个老师教。本来互相观摩、互相学习可以共同进步,但是毕竟每个孩子之间都是有差别的,而有的家长却不考虑自己孩子的实际状况,认为别人考了几级,我的孩子也得考几级,他通过了,我的孩子不比他差,为什麽没通过? 从主观臆测出发认为评委不公平,于是就到考级办公室去吵闹,其实,这样做大可不必。为什麽呢?因为孩子的学习条件各有不同,简单举个例子,拿学钢琴来说,手大和手小就有所不同,至于其它原因那就太多了,如听觉的灵敏度、节奏感、音乐感、练琴的时间多少、专心的程度、家长教育的方式、老师的水平及老师对学生是否一视同仁等等都会影响一个学生进步的快慢。所以家长最好还是实事求是,不要简单地与别人的孩子去比, 多寻找些自身的原因为好。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