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校园“打油诗”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4-20 10:58:34
现代教师武艺高,个个都会扔“飞镖”,
教学更是有法宝,不是作业就是考。
班里纪律真是妙,不能说话不能笑。
学生胆敢大声叫,马上把他父母找。
为什么我总是想入非非,
因为我想活得很另类;
为什么我总有许多怪问题,
因为我16岁。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
独自在家,把电视看看;
带上倦容,带上心烦,
打开书柜,把小说翻翻。
………
………
以上童谣是记者从最近出版的《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今年第一、二期合刊上刊出的《新校园童谣31则》中摘抄了几首。文章一发表,新童谣的戏谑、调侃和所表达出的不满情绪,在学校、家长及社会上就犹如油锅里撒水“炸开了”。
近日,记者走访了该杂志主编、中国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先生。他说,这些童谣是他们邀请北京地区的几所小学的教师搜集的,共七八十首,只刊登了31首。这些童谣有的是填新词翻唱了流行歌曲,有的是改写了古诗词,还有孩子们自编的充满智慧的顺口溜。我们的目的不是向父母和老师推荐这些新童谣,而是给他们提供“儿童情报”,要关注校园童谣现象。
有一位年轻母亲告诉记者:“我儿子看了新童谣直乐,他说真好玩儿。我认为没事儿。”有一位年轻父亲说:有的童谣消极,有负面影响,老师应引导。几位北京的中学生对记者说:“有人说童谣乱改了唐诗,对孩子成长不利,我们感到挺茫然,这些不过是我们学生的心声,何谈好坏?其实这些把古诗、歌词改编的童谣里有着我们的烦恼、困惑与快乐。”几位在校大学生看过新童谣说,有的童谣我们上小学时就传唱过,当时就是说说而已,没对我们产生过什么坏影响。
童谣自古就有,可以说,孩子们都是伴着童谣长大的,没有童谣就没有童年。因为童谣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有趣好玩,所以孩子们喜欢传唱。
这些成人看来不合常理,甚至是一些“混话”的童谣,而孩子们却喜欢说。孙云晓认为,过去的一些老童谣已不适合现在的社会,没有时代气息,而适合孩子的诗歌、童谣又太少。最重要的原因是众所周知的沉重学习压力,不尽人意的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尚未改革到位的教育教学方法等等,新童谣表达了孩子们压抑的心灵和痛苦的呻吟,也展示了不乏幽默的调侃态度。
据一项调查表明,67%的城市小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有1/3的学生把学习看作沉重负担,“希望尽快离开学校”,厌学情绪明显。然而老师和家长们过于乐观地估计孩子在学校的感受,有56%的小学生家长、59.9%的初中生家长和58%的高中生家长认为:“上学对孩子是一件愉快的事。”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陈会昌教授读了《新校园童谣》认为,校园童谣是校园亚文化或亚亚文化,禁是根本禁不住的。至于童谣中有的健康、有的消极,甚至有的语言不美,这是正常的。来自孩子们生活中的童谣,因为是孩子们自己编的,不可能都具有教育意义。也许有些就是孩子们觉得好玩而已,也许有些是孩子们消极情绪的发泄。如果都是具有教育意义的童谣,也许孩子们就不感兴趣了。从精神分析学的理论上来说,这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防御,借此使紧张的心理得到缓解和放松。著名儿童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高洪波先生说:我们太习惯讲究“意义”,其实,宣泄压力或幽默机智本身就包含某种意义。有首新童谣:“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人是我,每天起得最早的,睡得最晚的,是我是我还是我。”当孩子宣泄完了,心情可能会好受些,而留给父母与老师的思考更是有益的。他认为新校园童谣展现了当代少年儿童校园生活很独特的一面,表明了他们幽默乐观、心灵健康,善于观察和表达。他甚至认为,那些因生活和学习压力而走上绝路的孩子,如果喜欢传唱或创作童谣,或许会避免悲剧发生。
孙云晓说,尽管新童谣不会给学生带来实质性危害,但它提醒我们,社会要真真实实地给孩子们“减负”,并倾听孩子们的声音,儿童诗人应多创作深受儿童欢迎的校园童谣。他认为童谣应具有娱乐、审美、教育、认知、自我保护五个功能,这就给儿童诗人们提出了一个新课题,要创作出符合时代特征、真正反映儿童天性、表达儿童心声并为儿童所喜爱传唱的新校园童谣。只有健康、积极向上的新校园童谣广为传唱之后,那些消极内容的童谣就会自动消失了。
≡ 查看、发表评论 ≡